说起疥疮,很多老一辈人都忍不住皱眉头,这种由疥螨寄生在皮肤表层引起的传染病,痒起来能让人整宿睡不着觉,西医常用的硫磺软膏虽然见效快,但那股刺鼻味和干燥脱皮的副作用,让不少人望而却步,最近整理祖父留下的医案本时,发现里面详细记载了多个中药外洗治疥疮的方子,经过上百例验证,效果竟比想象中还好!
先搞懂疥疮的"作妖规律" 这小家伙专挑皮肤薄嫩处下手,手指缝、手腕、腋窝这些地方最常见,白天还能忍,到了晚上就像蚂蚁在肉里爬,抓得满身血痕,最烦人的是它会传染,全家人挤在一起睡,没两天都能中招,医院开的林旦乳膏确实管用,但孕妇小孩不能用,而且治标不治本的情况也常见。
祖传药浴方子里的"秘密武器" 祖父当年在皮肤病诊所坐诊时,最常用的基础方就三味药:苦参50g、百部30g、蛇床子30g,苦参清热燥湿,百部杀虫灭虱,蛇床子祛风止痒,这三剑客组合堪称疥疮克星,具体做法是先把药材泡半小时,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熬20分钟,晾到40度左右,用纱布蘸着擦全身,重点部位多敷几分钟。
不同症状的"加减法"窍门 如果是疹子特别红,加30g黄柏消炎;抓破流水的话,撒点煅石膏吸湿;要是结节顽固,加上皂角刺15g破淤散结,去年邻居家孩子浑身长满红疙瘩,用这个方子洗了五天,配合每天换床单被套,硬是把疥螨憋死了。
那些年踩过的"雷区"警示 很多人图省事直接拿药汁冲澡,其实大错特错!正确方法是先用温盐水清洗患处,再用棉球蘸药液点涂,最后全身浸泡10分钟,洗完后别急着穿衣服,用干净毛巾拍干,抹点凡士林锁住药效,切记治疗期间穿过的内衣裤都要开水烫煮,否则前功尽弃。
特殊人群的"柔性处理"方案 孕妇和婴幼儿皮肤娇嫩,可以把苦参减到30g,加金银花20g缓和药性,上个月表姐家三个月大的宝宝得了疥疮,用这个改良方稀释三倍擦洗,三天就止痒了,老年人体虚的,加点黄芪补气,防止药物寒凉伤身。
防复发的日常"保卫战" 治好后别急着庆祝,连续七天把床单被罩用75%酒精喷洒,阳光下暴晒,洗澡改用艾叶水,每周两次巩固疗效,记得全家人同步治疗,别留个"漏网之鱼",祖父常说:"疥疮三分治七分养,消毒不到位,神仙也难帮。"
这些年收集了不少民间偏方,像用新鲜芦荟捣碎擦患处、硫磺香皂交替使用,但都比不上中药洗方来得稳妥,关键是要根据体质调整药量,别盲目照搬,建议先找中医师辨证,再按方抓药,毕竟每个人的湿热程度不同,有的偏风热,有的夹毒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