姐妹们有没有发现,每次说"多喝热水"的时候,老中医总会神秘兮兮掏出个小本本?其实对付痛经,咱们老祖宗早就留下不少真本事,今天咱们就扒一扒那些让妇科主任都点头的中药方子,不过先说好,吃药前一定要找专业大夫把脉哦!
【宫寒型痛经:艾附暖宫丸的奇妙组合】 很多姑娘冬天手脚冰凉,来姨妈时疼得直打滚,这种八成是宫寒惹的祸,这时候艾附暖宫丸就像给子宫盖了床电热毯,配方里的艾叶、香附、吴茱萸都是暖宫高手,特别是四物汤打底(当归、川芎、白芍、熟地),补血活血双管齐下,记得要趁热喝,喝完肚子暖暖的特别舒服。
【气滞血瘀型:失笑散的千年智慧】 有些妹子痛经像有刀子在肚子里搅,血块多得像下饺子,这多半是气滞血瘀,失笑散就五味药(蒲黄、五灵脂),但千万别小看这对CP,它们能让淤血"笑着离开",现代研究发现,这俩药能抑制血小板聚集,相当于给血液做了个疏通手术,不过孕期千万碰不得,活血太过容易出事。
【气血两虚型:八珍汤的温补魔法】 那种面色苍白、说话有气无力、痛起来绵绵长长的痛经,多半需要补气血,八珍汤简直是女生的十全大补汤,四君子汤补气+四物汤补血,人参、白术、茯苓这些听着就正气十足,建议经期结束后连喝5天,早上空腹喝吸收最好,喝完整个人都会红润起来。
【湿热下注型:龙胆泻肝汤的双面刃】 油皮痘肌、带下黄稠、马桶冲完一层油膜的姐妹要注意,你的痛经可能是湿热导致的,龙胆泻肝汤听起来很猛,但车前子、泽泻这些利水渗湿的药,配上生地黄凉血,确实能清理下焦湿热,不过这方子偏寒,喝两天就要停,搭配姜枣茶中和更好。
【肝肾不足型:调肝汤的温柔滋养】 25岁后痛经越来越重,还腰酸腿软的要注意,可能是肝肾亏了,调肝汤里的山茱萸、山药、阿胶都是滋补良品,加上巴戟天补肾阳,当归养血,特别适合熬夜加班的职场女性,建议月经干净后吃两周,搭配黑芝麻丸效果翻倍。
说了这么多方子,重点来了:中药讲究辨证施治,同样痛经有人需要热敷有人反而要降温,自己瞎捉摸容易出问题,建议大家先去正规医院做B超排除器质性病变,再找中医把脉开方,平时做好三件事:①经前一周开始泡脚(艾叶+生姜+红花)②拒绝冷饮③每天敲带脉穴200下。
最后提醒一句,那些古方剂量都是熬药壶的量,现在药店有现成的中成药,但成分可能有加减,比如艾附暖宫丸很多加了续断、黄芪,比原版更适合现代人体质,记住任何药都不能长期吃,调理三个月没改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