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天气忽冷忽热,办公室里此起彼伏的喷嚏声就没断过,每次看到同事捂着鼻子抽纸巾,总有人掏出板蓝根、小柴胡当仙丹,其实啊,中医对付感冒讲究"辨证施治",同样是打喷嚏流鼻涕,有人适合喝姜汤,有人却得吃银翘片,这里面的门道可大着呢!
风寒感冒:厨房里就能找到的千年古方 记得去年冬天我妈半夜发烧,裹着三层被子还直打寒颤,老中医开的方子里,桂枝、白芍、生姜这三样最常见,说白了就是古代版的"感冒冲剂",生姜熬水发汗,桂枝帮着把寒气往外推,白芍负责安抚被寒气折腾得烦躁的筋脉,要是家里没有草药,煮碗可乐姜汤也有类似效果——不过糖尿病人可千万别放冰糖!
风热感冒:喉咙痛不是上火那么简单 上个月我侄子打球回来满头大汗,对着空调猛吹结果嗓子肿得像含了核桃,这种燥热咳嗽、鼻涕发黄的情况,金银花、连翘才是真爱,老辈人说的"银翘散"就像天然抗生素,薄荷脑清凉解毒,淡竹叶利尿排毒,现在药店卖的双黄连口服液,其实就是这个方子的现代改良版。
暑湿感冒:梅雨季的闷热杀手 南方朋友最懂这种"桑拿天感冒"的痛苦,脑袋昏沉得像顶着千斤重,这时候藿香正气水比任何西药都管用,佩兰、苍术这些祛湿高手能把黏在身上的湿气撕开条口子,记得要让药房把药水兑进热水里泡脚,看着脚底冒细密的小汗珠,就知道湿气在往外逃了。
体虚感冒:反复感冒的隐藏真相 隔壁王奶奶总在感冒尾巴上,稍微受凉就复发,这种气虚型感冒需要紫苏叶配黄芪,就像给免疫系统做集训,玉屏风散里的防风、白术组合,专门修补身体的防御漏洞,不过这类补益方子要避开饭前空腹喝,不然容易上火拉肚子。
说个真事,我朋友把治疗风寒的桂枝汤当保健茶天天喝,结果满脸爆痘,为什么?人家体质偏热还硬要温补,这不火上浇油嘛!所以抓中药千万要像买衣服试尺寸,得让大夫把完脉再开方,现在很多中医院都能做体质检测,花二十块钱搞清楚自己是寒底还是热底,比瞎猜靠谱多了。
最后教大家个傻瓜鉴别法:清鼻涕+怕冷是寒感,黄鼻涕+咽痛是热感,头重胸闷是湿气重,不过这些只是参考,具体还得看舌苔颜色,记住中药不是速效救心丸,一般要喝够三天才能见效,中间忌口更重要——火锅奶茶冰西瓜,这些绝对是药效终结者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