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最近好多小年轻私信问我白头发怎么办,还有位35岁的姐妹说孩子都叫自己'奶奶'了,其实咱们老祖宗早就把法子留在药典里了,今天我就把这压箱底的方子掏出来。"
【第一碗药汤里的玄机】 上个月邻居王婶来串门,看见我熬药就唠起烦心事:"才五十出头,头顶白花花像下了霜。"我让她把药渣扒拉出来瞧,当归、黑豆、枸杞这几味平平无奇,关键在那个黑亮的何首乌,老辈人说"吃了何首乌,头发黑到腰",可不是光嘴上说说。
这何首乌得像伺候老佛爷似的炮制,我都是让药店现刨生首乌片,拿黑豆汁泡三天三夜,每天换水时能看见乌漆嘛黑的汁水,这才是养肝血的精华,配上红枣枸杞煮水,比奶茶店的养生茶实在多了。
【灶台上的千年智慧】 别以为抓把黑芝麻就能交差,真正管用的得是九蒸九晒的熟芝麻,去年我带老妈去中医院,老大夫教了个窍门:黑芝麻要文火炒到噼啪响,马上淋蜂蜜搅拌,晾凉后密封存着,每天嚼半勺,比吃保健品强百倍。
说到食补,有次碰见卖茯苓的陈伯,他教我用黄精炖鸡,土鸡收拾干净,塞进去芯莲子、黄精块,隔水蒸到肉酥烂,这汤连喝三个月,后脖颈那圈白毛真就淡了,不过陈伯叮嘱,油要撇干净,不然越喝头发越油。
【梳子上的养生经】 光吃药可不够,我奶奶活到九十头发还泛青,全靠那把牛角梳,每天早晚百下梳头,从额头梳到后颈,遇到打结的地方就停三秒,这梳法能疏通气血,比抹生姜灵多了,有次给办公室小刘看奶奶的梳子,她惊呼"这齿缝里都是岁月沉淀啊"。
前阵子同学聚会,当年全班最显老的体育委员现在一头黑发,偷偷一问,人家雷打不动每周三次敲带脉,就是平躺着敲打腰两侧,这里正是肝胆经巡行的路,敲完再贴两片山药在太溪穴,说是引火归元。
【厨房里的染发剂】 要说立竿见影,还得是婆婆传的五倍子染发法,捡回来的核桃壳别扔,和五倍子一起煮水,滤渣后拿棉球蘸着抹白发根,刚开始像包公脸,洗两次就自然了,不过这招见不得风,最好戴浴帽捂半小时。
有回在菜场遇见卖墨旱莲的阿婆,她说这草药最懂少年白,洗净捣烂敷头皮,凉丝丝的特舒服,我试了几次,新长出来的茬口果然没那么扎眼,但阿婆提醒,月经期千万别用,免得寒气入体。
【药房深处的秘密】 真正厉害的方子都在老药工嘴里,有次抓药撞见他们配七宝美髯丹,当归、菟丝子、补骨脂这些倒是常见,偏偏加了味穿山甲鳞片,老师傅说这味药能钻透毛囊,不过现在都用鹿角胶代替了,这丹药得用黄酒送服,早饭前嚼几粒,像吃糖豆似的。
最近总看见年轻人喝黑色豆浆,其实里头大有门道,黑豆要选绿心的,配上黑米、黑芝麻,打浆时丢几颗去芯红枣,有个程序员小哥天天这么喝,半年后鬓角白丝少了大半,不过他吐槽喝完总放屁,看来补过头了。
【枕边的长寿方】 说到底,头发是气血的苗,我床头常年备着桑葚膏,每晚一勺冲水喝,这玩意儿滋阴补血,比吞药片强,有次要出差,怕断药赶紧灌了瓶便携装,结果高铁上被邻座大姐当成果酱要了联系方式。
最后说个冷知识:梳子朝东放能养木气,我奶奶那把桃木梳供在窗台上,每天早上迎着日头梳头,虽然玄乎点,但老人家九十岁还能辫辫子倒是真的,各位要是试这些法子,记得先找大夫把脉,毕竟千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