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高还能再窜一窜?中药调理的真相来了!

一归堂 2025-04-30 科普健康 1602 0
A⁺AA⁻

"XX中药真的能长高吗?""25岁喝中药还来得及吗?"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个让人又揪心又好奇的话题,作为一个曾经为身高焦虑到半夜刷各种偏方的过来人,我特别理解大家想抓住最后一根稻草的心情,不过咱们得先搞清楚,中药和身高到底有没有关系?

先讲个真事儿,我表弟小李去年高考完,17岁才1米68,全家急得团团转,他妈妈天天炖骨头汤,钙片当糖豆喂,后来听说老家有个"增高神医",背着麻袋去抓了三个月中药,结果呢?体重涨了8斤,个子半点没动,最扎心的是去医院拍骨龄,医生说骨骺线都快愈合了,这家人现在提起中药就摇头,但其实他们掉进了三个典型误区。

把中药当仙丹 很多人觉得中药都是草根树皮,吃了没坏处,但中医师跟我说,调理身高的方子多是补肝肾的药材,比如熟地黄、山萸肉这些,就像给盆栽施肥,苗儿要是已经停止生长了,施再多肥也只能长叶子,我认识个体育生小王,骨龄检测已经闭合了,硬是喝了半年中药,最后只长了0.5厘米,倒是痘痘爆了一脸。

迷信"祖传秘方" 网上流传的增高方子五花八门,有说要喝三个月驴胶的,有让吃当归炖鸡的,我邻居阿姨信了贴吧的"古法配方",花大价钱买了什么"五子登科丸",结果她女儿不仅没长高,还因为药性太燥流了半个月鼻血,后来才知道那所谓"古方"是某个微商自己配的,连《本草纲目》里都查不到。

忽视基础条件 中医师反复强调,调身高先看"底子",就像盖房子得有地基,得满足三个条件:骨龄未闭合、生长激素正常、没有慢性病,我同学小张就是典型例子,查出甲状腺功能异常,中医让他先治病,说"病秧子吃人参也白搭",调理半年后指标正常了,配合跳操才慢慢长了3厘米。

那中药到底有没有用?真有用,但要看怎么用,我采访了几位老中医,发现靠谱的调理都有这三个特点:

  1. 私人订制配方 不是简单堆砌药材,而是像拼积木一样组合,比如发育迟缓的可能会用六味地黄丸打底,加点杜仲强筋骨;脾胃弱的要配砂仁、鸡内金帮着吸收,我同事家双胞胎就是不同药方,哥哥侧重补肾,弟弟着重健脾,最后两人都长了8厘米。

  2. 搭配硬核操作 光喝药可不行,得配合"组合拳",中医院开的方子都会注明:晚上10点前睡觉、每天跳绳15分钟、忌冰淇淋冷饮,我表弟后来严格按照医嘱,中药当水喝,三个月长了4厘米,关键是把熬夜打游戏的毛病改掉了。

  3. 把握黄金时间 中医讲究"天人相应",春生夏长秋收冬藏,有经验的大夫都会建议在春天和初夏调理,这时候人体阳气升发,药效事半功倍,我闺蜜在立春那天开始喝药,配合每周三次摸高,到暑假真的从158窜到162。

说个特别有意思的案例,有个妈妈带14岁儿子来看诊,孩子从小就挑食,大夫给开了"开胃增高方",居然有山楂、麦芽这些消食的,配上淮山、茯苓,喝了一个月,孩子饭量涨了一倍,三个月长了5厘米,这说明中药不是直接拔苗,而是先调理体质。

不过要泼盆冷水:别指望喝中药躺着就能长高,我见过最励志的是体校那个篮球少年,每天中药当茶喝,早晚吊单杠,周末去游泳,一年从182长到195,他说药只是辅助,关键还是坚持运动。

最后说句大实话:现在市面上90%的"增高中药"都是智商税,真正管用的方子都在正经中医院里,而且医生会明确告诉你能不能长、能长多少,就像种庄稼,种子(基因)决定上限,阳光(运动)雨水(营养)决定收成,中药顶多算袋有机肥,要是骨龄真闭合了,与其花钱买安慰,不如把钱攒着买内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