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季感冒别硬扛!5个中药偏方暖身祛寒,在家轻松调理

一归堂 2025-04-30 科普健康 1603 0
A⁺AA⁻

冬天一到,气温像坐过山车似的忽冷忽热,办公室里此起彼伏的喷嚏声就没断过,前两天我也中招了,脑袋昏沉沉的,嗓子像含了砂纸,试了网上疯传的"三分钟退烧法"反而越来越虚,后来还是隔壁王奶奶看不下去,给我整了个黄澄澄的汤药,喝下去半小时浑身发汗,第二天居然活蹦乱跳去上班了!这才恍然大悟,老祖宗留下的中药偏方真不是盖的!

【风寒感冒VS风热感冒,先分清楚再下手】 很多小伙伴一感冒就猛灌姜汤,结果越喝越难受,其实中医讲究辨证施治,得像侦探一样观察症状:如果是清鼻涕哗啦啦、怕冷打摆子、舌苔白白的,那就是典型的风寒感冒;要是喉咙痛得像刀割、发热冒冷汗、舌苔发黄,这属于风热感冒,前者要驱寒,后者得清热,搞反了就像给手机充电充了220V——直接报废!

【祖传偏方大公开,厨房就是百草堂】

  1. 生姜大枣茶:把3大片带皮生姜剁碎,加5颗红枣撕开,冷水下锅煮10分钟,刚淋雨回来时喝最灵,辣乎乎的姜汁顺着喉咙往下走,后背立马发暖,记得要趁热小口抿,喝完钻进被窝发汗,效果堪比移动暖气机。

  2. 葱白豆豉汤:这组CP专门对付半夜突然冷醒的毛病,小葱须根洗净留段,加上10克淡豆豉,两碗水熬成一碗,喝的时候加点红糖,既能驱寒又不伤胃,特别适合熬夜加班后着凉的打工人。

  3. 紫苏叶煮蛋:菜市场买一把鲜紫苏叶,鸡蛋连壳一起煮,煮熟后敲裂蛋壳继续焖,直到蛋白染成淡淡的紫色,趁热吃蛋喝汤,对吹风后脖子僵、头痛特别管用,还能当早餐填肚子。

  4. 金桔冰糖膏:咳嗽咳到肺疼的时候,玻璃罐里封存的金桔膏就是救命仙丹,每年冬至前我会腌上一大罐,500克金桔对半切,加200克冰糖腌出胶质,冰箱里存着随取随吃,含在嘴里慢慢化开,喉咙像涂了层蜂蜜膜。

  5. 泡脚秘方:艾叶+花椒+生姜片,这三样家家灶台底下都有,各抓一小把煮水,晾到40度左右泡脚,水面要没过脚踝,泡到额头微微冒汗,连续三天,保证你从脚底板暖到天灵盖。

【聪明人这样用偏方,效果翻倍】 • 药材现买现用:特别是生姜,放久了姜辣素挥发就没效力了,每次买拳头大的块姜够用一周 • 煎药别用铁锅:砂锅或不锈钢锅是标配,实在没有拿搪瓷杯应急也行 • 忌口很重要:喝药期间远离冰淇淋、西瓜、海鲜,不然就像给火炉泼冷水 • 小孩用量减半:给孩子煮药记得过滤残渣,加勺蜂蜜哄着喝,量要比成人少三分之一

【防患于未然,这几招比吃药管用】 每天搓后颈:大椎穴是风寒入侵的闸门,早晚用掌心上下搓36下,皮肤发热即可 出门揣艾绒包:药店买的便宜艾条掰断,纱布包着塞衣兜,相当于随身带着空气净化器 睡前盐水漱喉:半茶匙盐温水化开,仰头咕噜咕噜漱口,杀灭潜伏的病菌

上次我妈视频指导表姐煮陈皮雪梨汤,结果把梨核也丢进去炖了,苦得表姐夫偷偷倒掉,所以说中药偏方看着简单,里面门道可不少,如果喝了两天还没好转,千万别硬撑,该看医生就得去,毕竟咱们的小目标是:这个冬天不做药罐子,要做暖烘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