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老板,这玛珈真能壮阳吗?"我蹲在中药材铺子前,看着柜台里黑褐色的玛珈干果,闻着空气中混杂的草药香,老板神秘一笑:"这可是秘鲁国宝,男人的加油站!"可当我翻开《中国药典》时,却发现里面根本没有玛珈的影子......
从安第斯山到中药铺的奇幻漂流 要说玛珈的身世,得从海拔3500米的安第斯山脉说起,这种长得像萝卜的块茎,早在2000年前就被印加帝国列为"皇家贡品",当地土著嚼着玛珈叶出征,据说能连续行军三天三夜不喊累,不过那时候它叫Maca,和中药八竿子打不着。
真正漂洋过海来到中国,不过是近十年的事,2011年"玛咖入华"的新闻还上了央视,云南丽江、新疆帕米尔高原突然冒出大片玛咖种植基地,我在丽江古城亲眼见过装着玛咖的麻袋,和虫草、雪莲摆在一起卖,价格却是天差地别——每斤只要百八十块。
中药房里的"黑户"之谜 去年我特意跑去省中医院药房打听,抓药的老师傅摇着蒲扇说:"玛咖?我们这儿没这味药。"翻遍《本草纲目》《中华本草》这些典籍,确实找不到玛咖的身影,倒是在电商平台搜索"中药材玛咖",跳出几万条结果,个个都标榜"药食同源"。
这里必须说清楚:按照我国《中医药法》规定,能称为中药的必须是纳入《中国药典》的品种,就像当归、人参都有独立药典标准,而玛咖至今只是"新资源食品"(2011年卫计委批准),说白了,它和辣木籽、巴西莓属于同一类——可以吃,但不能标榜药效。
那些年吹过的"保健"牛皮 别看玛珈没有中药名分,架不住商家会讲故事,某大牌广告宣称"玛咖含独特生物碱,补肾效果超枸杞10倍",另一家网店直接Ps古代医书图片,编造"李时珍记载玛咖功效",最离谱的是某直播间演员,穿着白大褂演示"玛咖泡酒治阳痿"。
其实科学界对玛珈的研究挺谨慎,查PubMed医学数据库,关于玛咖的论文多集中在抗疲劳、抗氧化领域,但样本量都不大,美国FDA还专门警告过,某些玛咖产品非法添加西地那非(伟哥成分),我托实验室朋友检测过网购玛咖粉,还真发现铅含量超标的案例。
当保健品披上中药外衣 走在昆明螺蛳湾药材市场,玛咖切片和三七、天麻摆在相邻摊位,卖家拍胸脯保证:"早晚泡水喝,保证你夜夜春宵!"这种话术明显偷换了概念——把缓解疲劳说成补肾壮阳,把补充营养包装成治疗疾病。
更魔幻的是某些"玛咖养生酒",配料表里除了玛咖,还掺着鹿茸、海马这些濒危中药材,去年云南就查处过类似案件,厂家根本拿不出药品生产批号,消费者以为捡了便宜,实则可能吃出肝损伤。
理性看待"外来和尚" 说到底,玛咖就是个跨界选手,在秘鲁它是传统作物,在中国算进口食品,到了电商嘴里变成"中药替代品",我认识个藏族大哥,他家种玛咖主要卖给保健品厂,自己平时只用来炖鸡汤,他说高原人认的是红景天、藏红花,玛咖充其量算个"外来打工仔"。
要是真想调理身体,该看中医开方子,该吃维生素补营养,至于花大价钱买所谓"野生黑玛咖",不如直接买盒复合维生素B划算,毕竟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》里,从来没给玛咖留过位置。
后记:写完这篇文章,我又去那家中药材铺子转了转,老板见我拿着笔记本,突然改口说:"玛咖就是普通食材,要配药方还得用正儿八经的中药材。"阳光穿过药柜缝隙,照在他新换的"玛咖直销"招牌上,那抹金色显得格外刺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