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药店里那些白白的、细细长长的中药是啥?看着像草根又像人参",今天咱们就来盘盘这些"小白条"中药,附上高清实物图和实用鉴别指南,建议收藏备用!
【桔梗】——咳嗽痰多的救星 上次感冒去抓药,发现配伍里总有几根白花花的"小人参",老中医说这是桔梗,别看它长得像晾衣绳似的细长,可是治疗咽喉肿痛的高手,这药材折断时会冒出乳白色汁液,闻着有点辛辣味,泡水喝能润肺止咳,不过要提醒各位宝妈,桔梗虽好但别给三岁以下娃用,刺激性有点强。
【白术】——健脾祛湿的养生担当 药房角落里那些像白萝卜干的药材,八成就是白术,它表面有密集的须根痕,断面还有朱砂点,老师傅教的"鹰嘴状"特征特别明显,这味药最适合湿气重的上班族,搭配茯苓煮粥能改善浮肿,记得选浙江产的"于术"品质最佳,发霉变色的千万别买。
【白芍】——痛经女孩的暖心汤料 每次路过中药店,总被玻璃罐里弯弯的白芍片吸引,这种牡丹根炮制的药材特别有意思,生白芍偏凉能止痛,炒过的又变成补血圣品,辨别时要看断面是不是平坦的,闻着有淡淡香气,女生经期煮红糖白芍水,比暖宝宝管用多啦!
【玉竹】——滋阴润燥的甜品原料 前几天在养生馆看见的"透明参",原来是玉竹,这药材晒干后变得半透明,像冰糖葫芦棍似的,最妙的是它能直接炖肉,吸收油脂后会变得软糯清甜,湖南产的道地玉竹最好,泡发时记得用温水,冷水会让它变得黏糊糊。
【黄精】——山野里的"仙人粮" 九蒸九晒的黄精最是金贵,好的黄精能捏出糖丝,新鲜黄精像生姜,制过的则变得油润半透明,这味药既能当零食嚼,也能泡酒补肾,不过要挑贵州或安徽产的鸡头黄精,那种颜色发暗的可能是陈货。
【浙贝母】——化痰散结的小铃铛 长得像缩小版洋葱圈的浙贝母,其实是百合科植物的干燥鳞茎,表面常有月牙形凹陷,掰开能看到明显的心芽,这味药特别适合抽烟咳嗽的人,和雪梨炖汤效果翻倍,注意别和川贝母搞混,浙贝母个头更大更便宜。
【茅根】——野外常见的利尿剂 小时候在田埂上见过的白茅根,晒干后居然也是中药!它细长的根茎断面有放射状纹理,泡水喝能清热利尿,不过鲜茅根性寒,煮水时要加几颗红枣中和,现在药店多是广东产的,选根粗色白的准没错。
【银柴胡】——虚热盗汗的克星 这种带砂眼的细长药材最容易和普通柴胡混淆,真正的银柴胡表面有密布的孔洞,像撒了层银粉,它专治午后潮热、骨蒸劳热,搭配青蒿煎服效果显著,不过这药比较寒凉,手脚冰凉的人要慎用。
【天冬】——养阴生津的滋补品 药店里那些两头尖尖的"小甘蔗"就是天冬,好的天冬半透明,晒得太干会起皱,这味药最适合教师、主播等用嗓过度的人群,和麦冬搭配泡茶能缓解咽干,不过腹泻期间千万别碰,收敛作用太强。
【石斛】——仙草界的百变精灵 最后压轴的是石斛家族,不同品种形态各异,铁皮石斛卷曲成弹簧状,金钗石斛扁长如簪,最特别的是铜皮石斛,晒干后真的会泛青铜光泽,这味药煮鸡汤最补,但假冒品太多,建议选安徽霍山原产地。
这些"小白条"中药看似相似,功效却大不相同,下次去药店别再傻傻分不清啦!如果家里有这些药材,记得放在通风干燥处,最好装在密封罐里,对了,你们还见过哪些特别的白色中药材?欢迎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