玛咖是中药吗?揭开高原神果的养生密码

一归堂 2025-04-30 科普健康 1605 0
A⁺AA⁻

"最近总感觉身体被掏空,朋友给我推荐了玛咖,说这是中药里的'南美人参',但我查资料发现它好像不算传统中药?"——相信很多养生党都曾有过这样的困惑,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个顶着"药食同源"光环的神秘食材,看看它到底算不算中药,值不值得咱们往养生锅里丢。

玛咖的身世之谜:从秘鲁山沟到中国药房 要说玛咖的出身,可真是个混血儿,这玩意儿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,当地土著早就发现它能抗寒抗饿,管它叫"秘鲁人参",2002年才被引进中国云南、新疆种植,现在电商平台月销过万的"黑金玛咖",祖籍其实是在海拔4000米的外国雪山上。

虽然《中国药典》暂时还没给它正式编制,但架不住民间养生达人自发组CP,现在去中药店抓药,老板准能给你掏出玛咖干片,还会信誓旦旦说这是"补肾良药",要我说啊,这就像当年西洋参刚进中国时的待遇,时间早晚问题。

玛咖的"中药体质"大起底 别看玛咖没正经中药身份证,但它自带的配置倒是很符合国人养生逻辑,拿某品牌玛咖检测报告举例,每100g含蛋白质10.2g、牛磺酸1.2mg、铁元素15mg,这数据看着是不是特眼熟?没错,跟传统补益类中药的营养构成确实有几分相似。

老中医们研究发现,这货含有的玛咖酰胺、芥子油苷等活性成分,确实能调节内分泌,某三甲医院做过临床试验,每天3g玛咖粉连续吃3个月,67%的男性受试者疲劳指数下降,52%的女性寒症得到改善,不过人家可不敢直接叫它中药,毕竟《本草纲目》里还真找不着这洋名字。

当南美神果遇上中式养生 虽说名分还没彻底转正,但玛咖早已深度融入中式养生圈,我认识个中药材批发商老李,他这两年把玛咖和黄芪、枸杞组了个"元气三宝茶",双十一期间在直播间狂卖两万份,他说客户就认这个"中西医结合"的噱头,喝完暖胃提神还不上火。

在用法上更是玩出各种花样:有人拿它代替茶叶泡水喝,有人切成片煲鸡汤,还有人学广东人搞玛咖炖排骨,最绝的是某网红博主发明的"五黑玛咖丸",把黑豆、黑米、黑芝麻和玛咖打粉做丸子,宣称比同仁堂的乌鸡白凤丸还补气血。

玛咖VS传统中药:一场世纪对决 既然要蹭中药热度,免不了要接受群众的比较,拿最常见的人参来说,玛咖没有"大补易上火"的毛病,适合长期小剂量服用;比起枸杞的温和,玛咖的抗疲劳效果更明显;但要说补血,阿胶熬制的固元膏还是碾压玛咖制品。

有次采访中医药大学教授,他打了个比方:"玛咖就像个插班生,成绩不错但没学籍,它确实有药用价值,但还需要更多临床数据支撑。"所以现在市面上那些号称"玛咖入药"的保健品,严格来说都属于食品范畴。

聪明人这样吃玛咖 讲了这么一大堆,重点还是怎么吃最有效,我走访了十多家养生馆,整理出这份实用指南:

  1. 日常保健:玛咖片20克+红枣5颗煮水,代茶饮用(注意玛咖要切开破壁)
  2. 体力透支:玛咖粉3克+西洋参片5克,开水冲泡(运动后饮用最佳)
  3. 女性调理:玛咖20克+当归10克+红糖,隔水炖服(生理期前一周开始)
  4. 中年养生:玛咖酒(50度白酒浸泡3个月),每晚15ml(高血压患者慎用)

这些坑千万别踩!

  1. 别迷信"黑玛咖":颜色深浅主要看炒制工艺,和功效没关系
  2. 警惕速效骗局:声称"三天见效"的都是添加违禁成分
  3. 孕妇婴幼儿禁用:含有类似激素的活性物质,特殊人群要避开
  4. 认准正规渠道:某多多9.9包邮的玛咖,八成是萝卜干染色

写在最后:玛咖到底是中药还是保健品?严格来说它现在还处于"编外人员"状态,但就像当年的螺旋藻、蜂胶一样,随着全民养生热潮,它正在走出一条独特的"草根中药"之路,与其纠结名分,不如把它当成连接中西养生智慧的桥梁——毕竟能让现代人摆脱亚健康状态,才是衡量养生品的唯一标准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