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医生,我这老胃病吃西药只能顶一阵儿,有没有啥中药能治本啊?"上周隔壁张叔来我家串门时,又捂着肚子直叹气,他这慢性胃炎折腾了五六年,稍微吃点凉的就疼得直冒汗,其实像张叔这样的老胃病患者不在少数,今天我就给大家唠唠那些真正能调理慢性胃炎的中药方子。
被老中医称为"胃黏膜保护伞"的黄芪 记得去年陪老妈去抓中药,老大夫看见她舌苔发白、饭量少,直接在方子里加了30克黄芪,当时我还纳闷,这不就是炖汤用的黄氏吗?结果喝了半个月,我妈打嗝泛酸的情况真减轻了,后来才知道,黄芪就像给胃壁涂了层保护膜,对幽门螺杆菌引起的炎症特别管用,现在我家常年备着黄芪片,煮粥炖汤随手丢几片,比吃胃药强多了。
祛湿健脾的茯苓藏着大智慧 前阵子楼上李阿姨给我看她的胃镜报告,胃窦部水肿得厉害,老中医给她开的方子里,茯苓居然占了大半,这白白的药材看着不起眼,却是祛湿健脾的高手,我查过资料,现代研究说茯苓能调节胃酸分泌,还能修复受损的胃黏膜,现在李阿姨每天拿茯苓粉拌酸奶吃,她说以前不敢吃的糯玉米都能啃半根了。
白术配陈皮堪称黄金搭档 上个月公司体检,同事小王查出萎缩性胃炎,整天焦虑得不行,我给他支了个土方:每天用10克白术加5克陈皮泡茶,白术能把乱窜的胃酸管住,陈皮就像扫把一样把淤积的胀气扫干净,没想到这小子才喝了两周,就敢跟我们一起撸串了,不过要提醒一句,这个搭配得趁热喝,凉了效果就打折了。
甘草的妙用不止是止咳 说到护胃,可不能漏了甘草,我们小区王奶奶有个祖传偏方:把甘草磨成粉,混合蜂蜜做成丸子,她说这法子救了她文革时期饿出的老胃病,现在科学也验证了,甘草里的甘草酸确实能促进胃黏液分泌,不过要记住,高血压患者得悠着点用,这玩意儿吃多了会升血压。
砂仁小米粥治好司机老赵 开出租车的老赵总跟我抱怨,吃饭没准点落下了胃病,我给他支了个招:每周喝三次砂仁小米粥,砂仁特殊的气味能唤醒沉睡的胃动力,小米本来就是养胃圣品,刚开始老赵嫌味道冲,后来加了几颗红枣调味,现在他车上常备着砂仁粉,跑长途前先嚼一包。
柴胡疏肝散拯救压力胃 公司财务大姐最近总揉着心口窝,说是一核对账就胃抽筋,我推荐她试试经典方剂柴胡疏肝散,这方子就像给紧绷的神经松绑,不过中成药见效慢,我让她配合穴位按摩,每天敲五分钟足三里,现在她办公室抽屉里枸杞菊花茶都换成了陈皮山楂水。
饮食禁忌比吃药更重要 说了这么多灵丹妙药,要是管不住嘴照样白搭,我表叔就是反面教材,去年吃中药调得差不多了,结果中秋一顿月饼吃多了,直接又躺回医院,所以老胃病们记住:冰镇饮料碰不得,糯米制品少吃,吃饭别跟打仗似的狼吞虎咽,可以学学我妈,养成饭后顺时针揉肚子的习惯,每次揉够两百圈。
情绪才是胃病的总开关 你们发现没?那些整天唉声叹气的人十有八九胃不好,我们公司前台小妹就是个例子,天天愁眉苦脸,胃疼起来脸色比墙还白,后来看了中医,大夫说她这是"思虑伤脾",现在她迷上养多肉,每天摆弄植物乐呵的,胃药反而吃得少了,所以说保持好心情,比吃多少补药都管用。
最后提醒大家,中药调理讲究循序渐进,别指望喝两天就能断根,就像腌咸菜要三个月才能入味,调理胃病也得耐着性子,要是症状严重,千万别傻乎乎地硬扛,该做胃镜还得做,平时没事捏几个生花生米当零嘴,这不起眼的小东西可是天然的胃黏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