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感觉嗓子干痒、皮肤起皮,还老是莫名头晕?这可能是"风燥"在作怪!中医讲究"燥则润之,风则祛之",今天就给大家盘点15种既能祛风又能润燥的中药,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养生智慧,看完记得收藏!
认识"风燥"这个磨人的小妖精 很多小伙伴搞不清"风燥"是啥,简单来说就是外界的风邪和燥邪组团来捣乱,就像秋天刮西北风时,空气又干又硬,吹得人皮肤紧绷、喉咙冒烟,还容易感冒头疼,这时候光喝水可不够,得用对药材把风邪赶出去,把燥气滋润掉。
15种润燥祛风中药大集合
-
防风——风药里的老大哥 这味药就像中药界的"挡风玻璃",特别擅长对付突然的风寒感冒,要是着凉后脖子僵硬、怕风吹,用防风煮水泡脚特别管用,不过阴虚火旺的朋友要少用,不然容易上火。
-
荆芥——感冒初期的救星 还记得小时候发烧喝的"荆防败毒散"吗?荆芥配上防风,对付刚开始的风寒感冒效果杠杠的,它还能缓解皮肤瘙痒,用荆芥水洗湿疹部位,止痒效果比药膏还快。
-
薄荷——自带清凉Buff 别以为薄荷只能泡水喝,它可是外散风热、内解肝郁的多面手,嗓子疼的时候含颗薄荷糖,头痛鼻塞时往太阳穴抹点薄荷油,瞬间清爽到上头!
-
桑叶——肺脏的保湿喷雾 秋天摘几片桑叶晒干泡茶,专门治那种咳起来胸口发痒的干咳,它能清肺润燥,搭配雪梨炖汤,比止咳糖浆还温和有效。
-
菊花——眼睛干涩就找它 对着电脑手机久了,眼睛发干发胀?试试菊花枸杞茶,黄菊清热明目,白菊平肝润肺,加点蜂蜜就是护眼三宝茶。
-
杏仁——肠道润滑剂 这里说的南杏仁哦!它能润肺通便,特别适合大便干燥+口鼻发干的情况,每天吃10颗当零食,比吃润肠药健康多了。
-
沙参——专治慢性咽炎 教师、主播这些靠嗓子吃饭的职业,家里必备沙参,它能养阴清肺,搭配玉竹煲汤,喝两周就能改善喉咙异物感。
-
麦冬——心烦失眠的克星 舌头红得发亮、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?这是心阴不足的表现,用麦冬泡水代茶饮,再加点五味子,既能安神又能生津。
-
川贝——咳嗽界的灭霸 那种咳得胸腔都震痛的干咳,就得靠川贝雪梨羹,把川贝碾碎和梨一起蒸,润肺效果堪比止咳针,小孩子也能放心吃。
-
梨皮——被丢掉的润燥神器 下次削梨别扔皮!梨皮煎水洗澡能治皮肤干燥,和冰糖一起炖能缓解声音嘶哑,连古代医书都记载它"滋五脏之阴"。
-
胖大海——教师专用润喉丹 虽然叫"大海",其实是种子,泡开后像海绵一样膨胀,专治讲课讲到失声的咽喉肿痛,不过脾胃虚寒的人喝了可能会拉肚子。
-
桔梗——咽喉部的清洁工 感觉喉咙卡痰却咳不出来?桔梗能帮你把痰液"揪"出来,它还有美白功效,搭配茯苓打粉做面膜,祛痘印超有效。
-
紫苏——空调房的救命草 夏天在空调房待久了,突然头晕恶心?赶紧煮杯紫苏水,它能发散风寒,还能缓解肠胃型感冒引起的呕吐腹泻。
-
白芷——鼻炎患者的福音 有慢性鼻炎的朋友看过来!白芷研成粉末,每天早上用温水送服3克,坚持一个月,鼻塞流涕的症状会明显改善。
-
甘草——中药界的调和大师 别看它普通,却是所有润燥方子的万能搭子,咳嗽加它化痰,皮肤干加它解毒,熬汤放一点能让所有药材效力翻倍。
巧用药材的小秘诀
- 组合拳打法:防风+荆芥=风寒感冒双保险;桑叶+菊花=清肺明目黄金搭档;沙参+麦冬=滋阴润燥王炸组合
- 懒人用法:上班族可以直接买配好的养生茶包,早上用保温杯焖泡,从早润到晚
- 季节搭配:春秋多风燥时,每周喝3次银耳雪梨羹(加川贝、百合效果更好)
- 禁忌提醒:孕妇不能用活血化瘀的药材,湿热体质要避开滋腻药物,具体用量请遵医嘱
日常调理要注意
- 晨起喝一杯温水,比任何润燥药都管用
- 洗澡水温别超过40℃,否则越洗越燥
- 随身带个小喷壶装生理盐水,随时喷喉咙保湿
- 多吃白色食物:莲藕、荸荠、山药都是天然润燥剂
记住这些中药不是西药,见效可能没这么快,但坚持调理能让身体形成抵御风燥的"金钟罩",要是症状严重千万别硬扛,该看医生就看医生,把这些药材当辅助调理就行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