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全国中药材销量排行榜,这几种药材成市场香饽饽

一归堂 2025-04-30 科普健康 1603 0
A⁺AA⁻

最近老李家的中药材店凌晨四点就开门了,门口排着长队都是来买黄芪和三七的老主顾,这种场景在全国各地的中药房、药店里越来越常见,到底哪些中药材成了当代人的"心头好"?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全国最畅销的中药材都有哪些,背后又藏着怎样的养生密码。

【人参:东北老铁的"土黄金"】 要说全国最火的中药材,人参当仁不让坐稳头把交椅,东北长白山的老铁们对人参再熟悉不过,现在连广东阿妈煲汤都要放两片"东北参",这种自带贵族光环的药材,去年光吉林产区的鲜参交易量就突破8000吨,价格从几十元到上万元不等,堪称中药材里的"爱马仕"。

现在的年轻人更会玩,把人参开发出新吃法:有人拿人参片泡美式咖啡,有人用参须煮奶茶,连某直播间都创下单场卖出5000斤林下山参的记录,不过老行家提醒,真正的野山参早就是传说,市面上多是园参,要补身子还得认准"东北三宝"的招牌。

【枸杞:中老年养生标配变身全民网红】 别以为只有保温杯里泡枸杞的中年大叔才需要它,现在00后都已经把枸杞当零食吃了,宁夏枸杞产业协会的数据亮瞎眼——去年全国枸杞干果销量突破30万吨,其中电商渠道占大头,最夸张的是某网红品牌推出"枸杞咀嚼片",月销直接冲上10万+。

有意思的是,传统红枸杞已经不能满足年轻人,黑枸杞、黄枸杞这些"亲戚"也跟着沾光,青海格尔木的种植户老王说,现在地里种的都是订单农业,电商一声令下,连夜采摘装车发往全国各地,不过专家提醒,每天嚼枸杞别超过20克,不然容易上火。

【三七:跌打损伤圣品成心血管守护神】 云南文山的三七最近两年彻底翻红,从运动爱好者的秘密武器变成中老年的心脑血管守护神,某医药平台的数据显示,三七粉类产品连续三年销量增长超40%,价格更是水涨船高,五年份的春三七每公斤突破千元。

现在城里人流行"三七养生法":早上空腹一勺粉,中午炖汤加几片,晚上泡脚撒一把,不过中医提醒,孕妇和阴虚火旺的人要慎用,有趣的是,很多健身房私教现在推荐客户运动前后喝三七粉,说是既能防拉伤又能快速恢复体力。

【黄芪:抗疫明星变身家庭药箱常驻嘉宾】 自从张文宏教授提到黄芪增强免疫力,这味"平民补药"直接晋升顶流,安徽亳州的交易市场里,黄芪总是装车走货最勤快的品种,现在家家户户的药箱里都备着两包:普通黄芪片煲汤用,炙黄芪蜜饯着给小孩当零嘴。

最新潮流是"黄芪养生茶",搭配红枣、枸杞、玫瑰花,号称"续命水",某社交平台上#我的黄芪生活#话题已经有2亿次浏览,晒图最多的就是办公室玻璃杯里泡着的棕黄色茶汤,不过老中医提醒,黄芪虽好但性温,感冒发烧时千万别喝。

【金银花:从凉茶铺到网红茶饮的灵魂伴侣】 河南封丘的金银花种植户今年笑开了花,刚采收的头茬花还没晾晒就被预订一空,这种清热解毒的草药突然成了新晋网红,某奶茶店推出的"金银花冰萃"单日销量破百万杯,连火锅店都推出金银花冰汤圆解腻。

现在年轻人发明了各种花式吃法:有人用金银花自制香水,有人拿它煮水果茶,还有美妆博主开发金银花纯露敷脸,不过要认准未开花的"忍冬花",开花后的"金银花"药效可就差远了。

【市场观察:养生经济催生千亿赛道】 走访多个中药材市场发现,现在畅销榜前五名还有个共同特点:都能入膳!当归炖鸡汤、石斛煮排骨、肉苁蓉泡酒...药食同源的理念让中药材彻底走进日常生活,某电商平台数据显示,2023年药食同源类中药材销售额同比增长67%,其中80后、90后消费者占比超过六成。

不过行业也出现新趋势:以前大家买整根人参、整包枸杞,现在更爱精致小包装,某品牌推出的"随身中药包"月销过万,里面配好西洋参片、石斛粉、玫瑰花,号称"撕开即食",线下药店也在转型,很多都开辟了现熬阿胶糕、定制膏方服务。

【消费提醒:理性养生避坑指南】 虽然中药材销量节节攀升,但专家提醒三个注意事项:

  1. 道地药材认准产地:买人参看东北,选枸杞要宁夏,三七必选文山
  2. 四类人群慎用:孕妇、哺乳期妈妈、感冒患者、慢性病急性发作期
  3. 拒绝过度进补:人参每天不超过3克,阿胶每年最多吃500克

现在的中药材市场就像个大型养生现场,从银发族到Z世代都在用自己的方式"吃补",不过老祖宗留下的养生智慧虽好,也要记得因人而异、适量为宜,毕竟最好的养生,还是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