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听街坊们念叨"防风防风",去中药店抓药时也常看见这味药,作为从小喝中药长大的南方人,今儿咱们就唠唠这味被老一辈捧上神坛的药材——防风,到底能治哪些让人头疼的毛病?
防风不是"挡风"这么简单 第一次听说防风是在外婆家,那年风寒感冒咳嗽半个月不好,外婆从阁楼翻出个土黄色草药包:"这是防风,专治你这种见风就倒的毛病。"当时还纳闷这名字取得直白,后来学医才懂,这味药可不只是字面意思。
老中医常说"防风如屏风",它能在人体表面形成保护层,就像下雨天打伞,既能把外来的风寒挡在外头,又能把体内的湿气赶出去,那些吹空调着凉后脖子僵、脑袋沉的上班族,煮点防风粥喝特别管用。
从头到脚都能用的"万金油"
-
风寒感冒的急救员 记得去年流感季,隔壁王叔打喷嚏打得震天响,喝了三天防风葱白汤就好利索了,这组合专治受凉引起的恶寒发热,特别是怕冷明显、流清鼻涕那种,不过要是喉咙肿痛、咳黄痰的风热感冒,用它反而可能火上浇油。
-
关节痛患者的福音 菜市场卖猪肉的张婶常年膝盖疼,现在天天用防风+艾叶泡脚,这法子对老寒腿、肩周炎确实有一套,药性透过皮肤往骨子里钻,比贴膏药还管用,但要注意水温别烫出水泡,泡完赶紧擦干穿袜子。
-
过敏体质的守护神 表妹每到春天就满脸疹子,中医开了个玉屏风散,里头黄芪补气,白术健脾,防风就是那个"门卫",专门拦截花粉灰尘这些外敌,现在她出门兜里都揣着防风通圣丸,说是能缓解皮肤瘙痒。
-
破伤风的克星 工地上的赵师傅被铁钉扎了脚,医生除了打破伤风针还开了防风,这味药对付痉挛抽搐有奇效,古代没有疫苗时,郎中就是用它熬水给受伤的人喝,不过这种急症千万别自己乱试,得听医生的。
这些症状出现时不妨试试 • 早上起来脖子落枕,防风煮水热敷能松筋 • 吹风扇导致半边脸麻木,用防风煎汤熏蒸 • 产后受风腰酸背痛,搭配当归炖汤喝 • 荨麻疹反复发作,防风与蝉蜕泡茶调理
使用禁忌别踩坑 别看防风百搭,但阴虚火旺的人要悠着点,上次邻居家小伙熬夜打游戏后嗓子冒烟,非要喝防风汤"祛火",结果口腔溃疡更严重了,这类体质的人就像干燥的柴火,再吹风岂不是火更大?
孕妇和哺乳期姐妹更要谨慎,虽然古籍说能安胎,但现在医生都会仔细辨证,记得有个宝妈私自喝防风治感冒,结果宝宝起了红疹子,吓得赶紧去医院。
厨房里的防风妙用 我妈最爱在炖鸡汤时丢几片防风,她说这样冬天喝暖胃又防感冒,我们单位小年轻还发明了防风蜜饯,说是像吃果丹皮一样就能养生,不过这种做法会不会破坏药性还真说不准。
现代研究怎么说 别以为老祖宗的东西过时了,现在实验室发现防风含挥发油和多糖,既能抗炎镇痛,还能调节免疫力,日本学者做的小白鼠实验显示,喂防风提取物的老鼠抗寒能力明显提升,这倒是印证了"屏风理论"。
辨别真假有窍门 好的防风外表像胡萝卜,断面有棕色环纹,闻着有股特殊的香气,要是买到发潮长毛的,或者薄如纸片的,八成是劣质品,建议去正规药房买,别在旅游区图便宜。
最后唠叨一句,这药虽好但别当饭吃,见过有人听说防风治风湿,每天泡水喝结果上火便秘,咱们普通人有点小毛病,抓三五克煮水就行,真遇上大病还是得找大夫望闻问切,毕竟老话说得好:"是药三分毒,对症才是宝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