姐妹们有没有遇到过这种尴尬事儿?内裤上总带着黄黄的印记,味道还怪怪的,去医院查又不好意思,买洗液对付吧又怕伤身体,今天跟大伙唠唠我奶奶传下来的中药调理法,这可是实打实帮过不少街坊解决烦恼的老方子。
先说说为啥会这样,咱们老家管这叫"带下病",多半和体内湿气重、热气淤积有关,就像梅雨天墙壁挂水珠,人体内湿气太重就会往下走,再加上饮食作息不规律,肝火旺或者脾胃虚弱,就容易让白带发黄甚至结块。
去年我表姐就是这种情况,医院开了消炎药吃着管用,停药就反复,后来她找我奶奶开方子,抓了三副药就见效,这里把具体配方分享给需要的姐妹(切记要问过大夫再喝): 白术15克(炒过的) 山药30克(要那种带麻点的) 芡实20克(新鲜鸡头米也行) 黄柏10克(清热燥湿的关键) 车前草15克(新鲜的连根拔那种最好) 甘草5克(调和药性的)
这几味药看着普通,搭配起来可有讲究,白术和山药是健脾祛湿的经典组合,就像给身体装了个抽湿机,芡实收敛止带,黄柏清下焦湿热,车前草利水通淋,甘草调和诸药,煮法也简单,砂锅加水没过药材两指,大火烧开转小火煎20分钟,倒出汤汁再兑水煎第二次,两次混合分早晚温服。
隔壁王婶当年就是靠这个方子调理好的,她说以前总感觉下面黏糊糊的,用了两周药,不光白带清爽了,连便秘都好了,不过要提醒姐妹们,喝中药期间千万管住嘴,麻辣火锅、冰镇饮料这些刺激性的都得忌口,不然药效全被抵消了。
有些姑娘可能会问,这方子安全吗?咱祖辈用草药调理讲究的是循序渐进,这些药材都是药食同源的,白术山药炖汤平时也能吃,但每个人体质不同,好比同样下雨,有人伞都没湿,有人浑身透,建议第一次喝先抓半剂量试试,如果出现拉肚子或者上火,赶紧找大夫调整配伍。
除了吃药,日常护理更重要,推荐个祖传的小窍门:每天用艾叶煮的水晾温后坐浴15分钟,特别是经期前后坚持做,能慢慢改善寒湿体质,内裤一定要选纯棉透气的,洗完在太阳底下晒得烫手再收进来,这种小细节比吃什么药都管用。
最后唠叨一句,如果白带带血丝或者有腥臭味,千万别自己瞎折腾,赶紧去正经医院查,咱们分享的土方子适合轻度症状调理,该看医生的时候千万别耽误,希望天下姑娘都能清清爽爽,远离这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