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你最近用的什么口红啊?气色这么好!"其实哪有什么口红功劳,全靠每天一碗四物汤养着,这剂出自宋代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的古方,可是咱们中国女生私藏的美容密码。
说起四物汤的故事,得从北宋汴京的药铺说起,那时候科举盛行,书生们熬夜苦读普遍面色青白,有位老郎中用当归、川芎、白芍、熟地四味药材熬汤,让考生们连喝三个月,放榜那天,中举的书生们不仅喜提功名,连面相都红润得像换了个人,这"补血四将"的名号,就这么在京城传开了。
我认识四物汤倒是机缘巧合,去年连续加班三个月,例假突然变得淅淅沥沥,老中医爷爷把脉后直摇头:"血虚得像干涸的河沟,得引水灌溉了。"他开的方子就是四物汤,特别叮嘱要选四川产的熟地,甘肃的当归,就像炒菜讲究食材产地一样。
现在市面上的四物汤成品多得让人挑花眼,但真要见效还得自己动手,上周我去中药房抓药,老板教我个诀窍:当归要选切片完整的,断面棕黄色带油点的;白芍闻着有淡淡芍药香;川芎最考验眼光,好的川芎像蝴蝶翅膀,放在嘴里麻得舌头打颤。
煮汤也有门道,陶瓷锅加1500毫升山泉水,药材冷水下锅,大火煮沸转小火慢炖,重点在时间把控——头煎40分钟,二煎20分钟,混合两次药汁早晚温服,我刚开始嫌麻烦,结果某次偷懒只煮一次,当天就感觉效果打折扣。
喝四物汤最明显的变化在眼睛,以前总像蒙着层雾气,现在眼白透亮得像婴儿,有次出差忘带药包,三天没喝就发现指甲上的月牙变小了,中医说这是肝血不足的信号,吓得我现在出门都要随身带着分装好的药粉。
不过这汤也不是万能灵药,有次闺蜜生理期跟着喝,结果肚子疼得更厉害,后来才明白,四物汤适合血虚体质,如果是气滞血瘀或者湿热体质,喝错了反而适得其反,就像浇花要看土壤,补身子也得先辨体质。
现在我都把四物汤当下午茶,配几颗红枣枸杞,边喝边刷手机,看着深褐色的药汁慢慢下肚,能感觉到暖意从胃部蔓延到指尖,上个月体检报告出来,血红蛋白终于回到正常值,皮肤科医生还夸我脸色不像以前那么蜡黄。
最近发现个新喝法:药渣别浪费,加点面粉调成糊敷脸,当归的香气混着白芍的清新,比专柜面膜还管用,敷完皮肤透着自然的光泽,第二天同事还以为我偷偷打了水光针。
要说这四物汤能流传千年,靠的就是实实在在的效果,它不像西药补铁剂那样冰冷,而是用草木的温润慢慢滋养,每次煮药时看着药材在锅里翻滚,就像看见千年时光在陶罐里流转,这种带着烟火气的养生智慧,才是咱们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