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张最近总是跑厕所,肚子咕噜响个不停,去医院检查说是慢性结肠炎,西医开了一堆药,吃着见效但容易反复,其实咱们老祖宗留下的中药方子里,藏着不少调理结肠炎的好宝贝,今天就给大家唠唠那些能拯救"玻璃胃"的中成药,都是实打实的干货!
补脾益肠丸:专治"漏油马桶" 这个药名字听着就实在,主要对付的是动不动就拉肚子的毛病,很多结肠炎患者早上天没亮就往厕所冲,吃完饭就得找卫生间,这就是典型的脾虚症状,补脾益肠丸里的黄芪、党参就像给肠胃穿盔甲,白术、砂仁负责燥湿止泻,特别是那个荔枝核,既能行气又能止痛,对那种隐隐作痛最管用。
参苓白术散:脾胃虚弱者的救星 有些朋友明明吃得清淡,还老是腹胀腹泻,放个屁都能带出稀便,这就是典型的脾虚湿困,参苓白术散里的山药、莲子肉都是健脾高手,茯苓、薏苡仁专门负责祛湿,配上砂仁、桔梗调节气机,整个方子就像给肠胃做了次深度SPA,不过要注意,舌苔厚腻的湿热体质要慎用。
乌梅丸:寒热错杂的调和大师 很多人以为拉肚子就是受寒,其实现在人冷热混着吃、熬夜伤阳,肠胃里早就寒热交加了,乌梅丸里的黄连、黄柏清湿热,干姜、附子暖肠胃,乌梅就像个和事佬,把寒热两边都照顾到,特别适合那种时而便秘时而腹泻,吃点凉的就难受的朋友。
香连丸:急性发作期的灭火器 要是突然肚子绞痛,拉完还想拉,大便带黏液,这可是肠道有热毒的信号,香连丸里的木香行气止痛,黄连清热燥湿,就像给发炎的肠道敷上清凉贴,不过这个药偏寒,中病即止,别长期吃。
固本益肠片:修复肠黏膜的工匠 有些老肠炎患者做肠镜,报告显示肠黏膜充血水肿,固本益肠片里的黄芪、党参补气,当归、白芍养血,加上炮姜温中,简直就是在受损的肠壁上刷保护层,特别适合病程长、身体虚瘦的患者。
用药小贴士:
- 中成药虽好,但别当糖豆吃,一般疗程要2-3个月,吃两周没效果要找医生调方
- 忌口比吃药更重要!冰镇饮料、辛辣刺激、生冷瓜果要严格控制
- 配合艾灸足三里、关元穴,每天15分钟,效果翻倍
- 保持心情舒畅,焦虑紧张会加重肠易激症状
最后提醒各位,中药讲究辨证施治,同样是拉肚子,有人是脾虚,有人是湿热,有人是肝郁克脾,建议先找中医师把脉看舌苔,再对症选药,平时可以用炒山药、炒薏米煮粥当早餐,既是药膳又不难喝,记住了吗?养胃是个细水长流的功夫,慢慢调总能见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