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隔壁王阿姨家孙子又积食了!小脸蜡黄没胃口,三天两头跑医院。"上周带娃在小区遛弯时,几个宝妈围在一起吐槽孩子消化问题,看着大家焦头烂额的样子,我忍不住掏出手机翻出老中医给的食疗方——这两年全靠它救急,效果比西药温和多了。
其实小儿消化不良就像家里的小闹钟,隔三差五就要闹腾一回,西医开的益生菌见效快但治标不治本,中成药又怕有添加剂,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老祖宗留下的食疗智慧,几味常见的中药材就能让孩子肠胃舒坦,关键都是药食同源的好东西。
消积食冠军:炒鸡内金 记得去年冬天朵朵连续三天只喝粥,摸着她鼓鼓的小肚子像揣了个汤圆,老中医说这是典型的"食滞",给开了炒鸡内金粉,这味药材就是鸡胗里的黄金铠甲,经过砂锅烘炒后脆生生的,我们每天早晚给朵朵冲半勺在米糊里,酸酸的带着谷物香,孩子居然当零食吃,三天后那响亮的小屁声终于回归,小手又抓起勺子呼噜呼噜喝粥了。
现在家里常年备着炒鸡内金,遇到孩子吃撑就碾碎拌酸奶,不过要记住,这玩意儿虽好但不能天天吃,每周最多三次,毕竟再温柔也是药。
开胃小能手:焦三仙 上个月表姐家双胞胎来玩,俩小家伙盯着蛋糕眼睛发直,结果晚上全吐在床单上,表姐急得要送医院,我妈赶紧拦住:"先煮碗焦三仙水试试!"焦山楂、焦麦芽、焦神曲这三兄弟可是消食界的黄金搭档,当时看着黑褐色的药汤,我还担心孩子不肯喝,结果加了块冰糖,俩小崽抢着喝光了。
第二天清晨听着屋里咯咯笑,俩娃居然追着要第二碗,后来才知道这三位把未消化的食物都"烧"干净了,就像给肠胃做了次大扫除,不过要注意,焦三仙性温,舌苔发黄、大便干的娃要少用。
健脾万能方:四神汤 自从发现朵朵吃饭总爱含饭,老中医就说她脾虚,四神汤成了我家餐桌常客——茯苓、芡实、莲子、山药,这四位神仙凑一起,炖出来的汤水清甜得像甜品,刚开始朵朵嫌药味重,我就偷偷把汤冻成冰棍,现在她看见砂锅里的白雾就主动搬凳子等着。
最神奇的是连着喝了两周,孩子便便成型了,晚上睡觉也不满床打滚了,现在逢年过节大鱼大肉前,我都提前给她灌半碗,就像给肠胃穿件防弹衣,不过体质燥热的娃要少放莲子,可以加些苹果块调味。
应急小妙招:陈皮萝卜水 上个月幼儿园亲子活动,朵朵偷吃了三根棉花糖,晚上躺在床上翻烙饼,想起冰箱里有云南老陈皮,赶紧切两片煮水,临出锅前扔了几片白萝卜,这酸酸甜甜的水喝下去,小丫头皱着眉头打了个长嗝,第二天早起又是活蹦乱跳的小兔子。
现在只要看见孩子打饱嗝有酸味,我就煮这个救命水,不过要现煮现喝,隔夜的陈皮水可别再给孩子喝了,要是连续两天喝还不见效,就得找医生看看是不是其他毛病。
说了这么多,可能有的妈妈要问:这些中药安全吗?我家朵朵从一岁开始用,到现在四岁,每次用量都是掐着手指头算,比如鸡内金一次最多2克,四神汤里每样食材不超过10克,最重要的是别把这些当保健品天天吃,症状缓解就停,这才是正确打开方式。
最后提醒各位宝妈,如果孩子出现持续呕吐、发烧或者便血,千万别自己瞎折腾,赶紧去医院才是正事,咱们这些土方法就像家里的创可贴,应付小擦伤还行,真遇上大伤口还得靠专业医生,对了,最近发现个新组合——山药红枣小米糊,既能补脾又好喝,改天专门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