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能去婴儿黄胆吗?新手爸妈必看的科学护理指南

一归堂 2025-04-29 科普健康 1604 0
A⁺AA⁻

最近小区妈妈群里炸开了锅,好几个新生儿家庭都在讨论"黄疸"问题,看着自家娃眼皮上那层淡淡的金黄色,老人们总念叨着要煮茵陈水、喂黄连汤,可医院儿科医生却再三叮嘱要多晒太阳,严重了还得照蓝光,这中药到底能不能治婴儿黄疸?作为两个孩子的妈,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这个让人纠结的问题。

先搞懂什么是婴儿黄疸 刚出生的小宝贝皮肤发黄,其实是件挺常见的事,医学上叫新生儿黄疸,十个宝宝八个黄,主要跟宝宝肝脏发育不完善有关,大部分属于生理性黄疸,出生后2-3天出现,4-5天最黄,两周左右自己消退,但要是早产儿或者黄疸值超标,就可能发展成病理性黄疸,这时候就得赶紧去医院。

西医怎么看黄疸治疗 现在医院处理黄疸主要分三步:轻的让多喂奶多排便,促进胆红素排出;数值高的安排蓝光治疗;特别严重的可能要换血,很多妈妈心疼孩子挨饿受罪,总想着有没有温和点的土方法,这时候家里的老人就会搬出祖传的中药方子,说什么"茵陈煮水洗澡""喝几次黄连水就好"。

中药退黄的那些讲究 中医确实把新生儿黄疸叫做"胎黄",认为多是母体湿热传给孩子,或是先天脾胃不足,常用的药材有茵陈、栀子、大黄这些苦寒药,确实有利湿退黄的作用,但这里有个大前提——必须在中医师指导下辨证施治,就像邻居家二宝,月嫂私自给灌了三天茵陈水,结果拉肚子拉得脱水,反而加重了黄疸。

那些年流传的中药偏方

  1. 茵陈煮水擦身/洗澡 确实有些医院会开茵陈蒿汤的中成药,但剂量都是严格计算的,自己在家乱煮容易浓度过高,宝宝皮肤娇嫩反而刺激,记得要用温水稀释到淡黄色,擦完马上裹好别着凉。

  2. 喂黄连水、钩藤茶 这类苦寒药物对大人可能有效,但新生儿肠胃弱得很,之前看过新闻,有宝宝喝了黄连水肠痉挛疼得整夜哭,真是得不偿失。

  3. 艾灸穴位退黄 这个更危险!新生儿皮肤薄,艾灸稍不注意就会烫伤,而且黄疸根源在肝胆,灸错穴位反而耽误治疗。

中西医结合的正确打开方式 现在不少三甲医院都开设了中西医结合儿科,比如我们省儿童医院的"光疗+中药贴敷"疗法,用特定波长蓝光分解胆红素,配合中药外敷神阙穴(肚脐),既能减少光疗时间,又能调理脾胃,但这种治疗方案必须由专业医生操作,绝不是随便买点草药就能替代的。

最关键的判断标准 当宝宝出现这几种情况时,千万别迷信偏方:

  1. 黄疸蔓延到手心脚心
  2. 出生一周后反而越来越黄
  3. 吃奶差、精神萎靡、体温异常
  4. 大便发白、尿色深黄 这时候必须立刻测经皮胆红素值,该住院就住院,该换血就换血,容不得半点侥幸。

预防黄疸的正确姿势 与其生病乱投医,不如做好预防:

  1. 孕期忌辛辣刺激食物
  2. 分娩时尽量自然产,减少产伤
  3. 出生后两小时内早接触早吮吸
  4. 保证每日10次以上排尿排便
  5. 坚持母乳喂养但别喂过饱

写在最后: 作为过来人想说,养孩子最怕的就是病急乱投医,中药不是洪水猛兽,但也不是万能神药,与其纠结喝不喝茵陈水,不如多让宝宝晒晒早晨九点的太阳(注意遮挡眼睛),勤喂母乳促进排便,真遇到病理性黄疸,相信现代医学才是对孩子负责,毕竟每个宝宝的体质不同,治病这事还是交给穿白大褂的专业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