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天气一热,很多朋友都跟我说自己"上火"了:嗓子疼、嘴角起泡、牙龈肿痛,还有的反复冒痘,其实这些都是身体在发出警报——该排毒啦!今天给大家整理5款家里常备的中药清热解毒神器,全是药店能买到的正规中成药,关键时候真能救急!
蒲地蓝消炎片:咽喉肿痛的"灭火器" 上次我朋友小王出差回来,哑着嗓子说:"快给我来点消炎药!"结果一看他买的全是头孢,我赶紧让他停了,翻出家里的蒲地蓝:"你这就是典型的风热感冒,喉咙肿得像含了个鸡蛋,得用这个!"
主要成分是蒲公英、黄芩、苦地丁、板蓝根,听着就是一股浓浓的草本味,特别适合这种突然发作的咽喉炎、扁桃体炎,尤其是吃火锅烧烤后第二天嗓子冒烟的时候,不过要提醒一句,脾胃虚寒的朋友(就是经常手脚冰凉、容易拉肚子的)要慎用,这药性偏凉。
双黄连口服液:感冒初期的"急救包" 记得去年流感季,办公室此起彼伏都是咳嗽声,我偷偷在抽屉里放了好几盒双黄连,谁刚打喷嚏就递过去:"来,趁还没发烧赶紧喝!"金银花+黄芩+连翘的组合,对付外感风热最拿手,温温甜甜的口感比苦药丸好接受多了。
但要注意辨别寒热症状:如果是流清鼻涕、怕冷发抖的风寒感冒,这药就不对症了,另外喝完最好别立刻吃雪糕,不然相当于给刚压下去的火苗又浇了盆冷水,特别伤胃。
金银花颗粒:痘痘肌的"磨皮滤镜" 表妹每次长痘都像世界末日,直到我给她寄了两大包金银花颗粒,这玩意对付青春痘、毛囊炎特别有效,还能缓解夏天常见的痱子瘙痒,直接冲水喝就行,淡淡的花香,比凉茶好喝十倍。
不过见效没那么快,一般要连续喝三天以上,最重要的是忌口,喝着药还熬夜吃炸鸡,神仙药也救不了你,孕妇和经期的女生要避开,毕竟金银花性寒,特殊时期还是稳妥点好。
穿心莲内酯滴丸:肠胃有火的"消防员" 有没有人跟我一样,每次吃多了几块麻辣火锅,第二天就口腔溃疡+便秘?这时候就得祭出白色小滴丸了,穿心莲号称"中药抗生素",对肠道感染、急性肠胃炎有奇效,舌下含服的设计很贴心,见效比口服片剂快很多。
但第一次用可能会被苦到怀疑人生,建议准备点蜂蜜水过嘴,还有个隐藏用法:出差水土不服时,配合保济丸一起吃,能有效预防闹肚子,不过这药寒性较重,最多吃三天就要停,别把肠胃冻坏了。
板蓝根颗粒:全民皆知的防疫先锋 疫情期间它可是抢手货,但其实人家正经功效是被写入药典的,预防流感、缓解腮腺炎、调理咽炎,甚至蚊虫叮咬后的皮肤红肿都能用,经典配方就两味药:板蓝根+大青叶,简单粗暴效果好。
不过现在市面上版本太多,认准纯中药配方的(配料表只有这两味),那些加糖加香精的虽然好喝,但糖尿病人和小孩要谨慎选择,冲泡的时候用80℃温水就行,开水会破坏有效成分。
划重点:用药避坑指南
- 所有清热解毒药都不适合长期吃,症状消失就停药
- 吃药期间忌烟酒辛辣,否则等于白吃
- 儿童孕妇用药前一定要咨询医生
- 慢性病患者(特别是肝肾问题)要仔细看说明书
- 如果三天没好转,赶紧去医院别硬扛
最后说个真实经历:邻居张叔有次牙痛脸肿,自己买了三种消炎药叠着吃,结果胃出血送医院,中医讲究辨证施治,这些药看着温和,乱吃也会伤身,建议大家家里小药箱备上一两种应急,真出问题还是要及时看医生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