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岐镇中药之乡,藏在深山里的千年药匣子

一归堂 2025-04-29 科普健康 1603 0
A⁺AA⁻

"老板,这是今年新挖的三叶青,泡酒最合适不过!"清晨六点,临岐镇中药材交易市场已经人声鼎沸,摊主老李熟练地扯着嗓子吆喝,他脚边的竹筐里,沾着晨露的草药还带着泥土的芬芳,这个藏在浙西群山里的小镇,每天清晨都在药香弥漫中苏醒。

深山藏古方

走在临岐镇的盘山公路上,空气里浮动着若有若无的草药香,拐过最后一道弯,眼前豁然开朗——层层叠叠的梯田里,杭白菊开得正盛,像给山坡铺上了层白雪,七十岁的王大爷蹲在田埂上,手指翻飞间,黄芩苗就稳稳栽进土里:"咱这地界啊,祖宗传下话本,种药材比种粮食强。"

镇东头有棵八百年的老樟树,树根处嵌着块青石碑,"天禄药局"四个篆字被雨水冲刷得发亮,老人们说,宋朝就有游方郎中在此悬壶,用山里采的草药治好了瘟疫,如今镇上最气派的宅院,还是清末"回春堂"药铺掌柜的故居,雕花门楣上"修合虽无人见,存心自有天知"的楹联清晰可辨。

药香里的新算盘

"以前挑着担子走三天,现在手机点点卖全国。"返乡创业的小陈推开自家仓库,成捆的覆盆子晒得金黄,快递单像雪花片似的堆满桌子,他指着墙上的电子屏:"看,昨天刚卖了500斤石斛,有个上海客户直接包了全年的量。"

镇中心新建的中药材博览馆里,VR眼镜带着游客"走进"《本草纲目》,年轻讲解员小芳轻点平板,全息投影立刻展示出三叶青的生长周期:"我们正在开发中药研学游,上周刚接待了杭州的亲子团。"玻璃展柜里,装着灵芝孢子粉的胶囊和中药奶茶并排摆放,传统与时尚在这里奇妙交融。

老药工的新传人

天蒙蒙亮,赵记药铺的后院就响起有节奏的切药声,第六代传人赵大夫手持榆木药刀,当归片在他手下翻飞如雪。"切药要'刀不离药,药不离墩',这可是祖师爷传下的规矩。"说话间,他忽然停下动作,从柜子深处摸出个油纸包——里面是1958年版的《中药炮制规范》,书页已经泛黄,但每个墨字都工整如新。

隔壁职高教室里,二十个年轻人正对着标本瓶辨认药材。"这是浙八味里的白术,那是温郁金......"老师老周的声音突然哽咽,"去年我带学生去后山采药,发现几株野生铁皮石斛,孩子们高兴得又蹦又跳。"他摸着讲台上摆放的"省级非遗传承基地"牌匾,眼里闪着光。

青山作靠山

暮色中的临岐镇飘起炊烟,家家户户灶台前炖着养生药膳,镇长办公室的灯光依然亮着,墙上挂着的规划图用红标圈出新开发的林下种植区。"我们既要守好'九山半水半分田'的生态底线,也要让'浙八味'的品牌擦得更亮。"他端起茶杯,茉莉花茶里浮着两粒枸杞。

山道上传来摩托车轰鸣声,几个收药商骑着车消失在竹林深处,月光洒在梯田里,杭白菊在夜风中轻轻摇曳,仿佛无数个小灯笼照亮着这个中药之乡的千年传承,远处传来断断续续的采药号子,和着山涧流水,在山谷间久久回荡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