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身边好几个朋友都在喝中药调理身体,前天小王端着保温杯眉头紧锁地问我:"喝中药能含薄荷糖吗?这药实在太苦了!"这问题可把我难住了,毕竟中药讲究君臣佐使,随便乱加料怕是要出岔子,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个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的话题——喝中药到底能不能吃薄荷?
先说说我自己的血泪史,去年冬天咳嗽半个月不好,抓了五副润肺的中药,某天嗓子痒得难受,顺手拆了颗薄荷糖含着,结果当天晚上咳得更厉害了,老中医把脉后直摇头:"你这方子里有炙麻黄,遇上薄荷就像火上浇油!"原来看着清凉的薄荷糖,在特定药方里就是"捣乱分子"。
从中医理论来说,薄荷性辛凉,归肺经和肝经,确实是个好东西,但就像川菜师傅做麻辣烫,配料讲究个相辅相成,你正喝着温补气血的当归黄芪汤,突然塞颗薄荷糖进去,好比往热汤锅里倒冰水,这不坏菜嘛?特别是那些治风寒感冒的药方,里面常有桂枝、细辛这类温热药材,碰上薄荷直接"掐架",轻则降低药效,重则拉肚子。
西医角度看更有意思,薄荷里的挥发油成分会加速血液循环,要是碰上含有人参、党参的补药,相当于给狂奔的野马又抽了一鞭子,血压飙升都是轻的,我邻居张叔降压药里偷摸泡薄荷茶,结果头晕急诊的事现在还被当反面教材。
不过凡事都有例外,要是医生给你开的药方里本就有薄荷,那另当别论,就像广东人煲汤放罗汉果,四川火锅配香油碟,这都是配方的一部分,但自己额外加料就要小心了,特别是现在市面上的薄荷制品五花八门——薄荷糖、薄荷烟、薄荷牙膏,甚至某些润喉片都藏着薄荷醇。
最稳妥的办法是遵循医嘱,拿不准的时候宁可当"木头人",也别自作聪明搞创新,实在嫌药苦,可以试试含话梅、嚼山楂片,这些酸味零食就像中药界的"调味剂",既不会搅局又能压住苦味,喝完药立即漱口清水才是正经操作,别让口腔变成化学实验室。
最后说个冷知识:古代中医用薄荷多是新鲜采摘,现煎现服,但现在的薄荷糖、薄荷精油经过工业加工,有效成分浓度远超自然状态,这就好比白酒变酒精勾兑,劲道完全不同,所以就算医生说可以吃薄荷,也得控制好量,别把止咳糖浆当饮料灌。
喝中药期间对待薄荷要像新手司机上路——宁停三分不抢一秒,实在嘴馋等停药三天再解馋,毕竟调养身体的大事,可别让一颗小小薄荷糖坏了全盘计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