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天气多变,身边好多朋友都在问外洗中药的事儿。"熬好的药水放冰箱三天了还能用吗?""不小心煎糊了一点还能洗吗?"这些问题听着简单,其实全是学问,今天咱们就唠唠这煎好的外洗中药到底该怎么伺候,才能让它老老实实发挥作用不闹脾气。
外洗中药为啥这么金贵? 老祖宗留下的外洗药方可不是闹着玩的,像对付湿疹、关节痛这些顽固毛病,很多都是靠这些黑乎乎、苦兮兮的药汤慢慢调理,去年我邻居王婶风湿腿疼,医院开的药膏越抹越痒,后来用艾叶+红花+花椒煮水熏洗,半个月就见效,所以说这煎好的药汤简直就是液态黄金,保存不好真就白花冤枉钱。
隔夜药汤的生死时速 刚煎好的药汤冒着热气,这时候细菌还不敢造次,但要是放着不管,25℃的室温下超过6小时,细菌就开始开派对了,记得上个月我妈腰疼那会儿,头天晚上煎好的杜仲汤放到第二天中午,表面都飘着白沫子,吓得我们赶紧倒掉重煮,现在学聪明了,要么放凉后装进冰可乐瓶,要么直接扔冰箱冷藏。
冰箱不是万能保险箱 别以为塞进冰箱就万事大吉!上周诊所小刘医师就翻车了,她把给病人煎好的苦参汤装在饮料瓶里,结果第三天发现药液分层,底下还结了冰碴子,外洗中药最忌反复冻融,正确姿势应该是:晾到30℃左右装密封盒,冰箱温度调4℃(牛奶档),最多存3天,要是药汤已经浑浊发黏,趁早倒掉别心疼。
煎药器具的暗箭难防 前阵子张大爷拿铁锅煮祛湿泡脚方,结果洗脚水都带着锈味,这就像用炒菜锅装柠檬汁,不出问题才怪!现在我家备着砂锅专用来煎药,实在着急用不锈钢锅时,必定先用醋煮两遍去金属味,还有人图省事用铝箔碗直接放微波炉加热,这跟直接喝金属汤有啥区别?
特殊药材的暴脾气 有些药就是天生的炸药包,像附子、川乌这些毒性大的,煎好后必须当天用完,上个月诊所来了个小伙子,把三天前煎的草乌洗剂拿来治肩周炎,差点没把护士吓出心脏病,还有含薄荷、荆芥这些挥发油多的药,放凉了再密封都会损失药效,得现煎现用才靠谱。
五类人千万注意用药安全 孕妇千万别碰活血化瘀的外洗方,前年有个孕妈用藏红花泡脚险遭流产,过敏体质的朋友第一次用药,建议先在手腕内侧试洗五分钟,糖尿病患者皮肤破溃处洗药前要消毒,不然容易感染,小朋友用艾草水泡澡别超过15分钟,去年有对父母给孩子泡出热疹,老人用温经通络的药水时,水温控制在40℃左右最安全。
老中医私藏使用技巧 我师父有个绝招:药汤凉了加温水,绝对不用生水兑,上礼拜他给腰痛患者开的伸筋草洗剂,特意嘱咐早晚各洗一次,每次洗完用保鲜膜贴患处保温,还有个冷门知识:治疗脚气的药水,泡完后要立刻擦干脚趾缝,否则潮湿环境等于给真菌开食堂。
应急处理小妙招 万一药汤变质也别慌,去年诊所停电时攒下的药水,我们用来热敷效果反而更好,变质的药液加点盐煮开能当消毒水,擦家具特别干净,不过这种操作仅限紧急情况,平时还是老老实实现煎现用最保险。
说到底,外洗中药就像新鲜食材,讲究个现炒现吃,与其纠结能放多久,不如掌握正确的煎煮保存方法,下次煎药前记得:砂锅开水先煮5分钟杀菌,药渣要用纱布过滤干净,晾凉过程盖层纱布防尘,把这些细节做到位,保管你的药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