蒜在中药里的千年秘方,你知道几个?

一归堂 2025-04-29 科普健康 1604 0
A⁺AA⁻

"师傅,这大蒜真能当药吃?"二十年前我在中药房学徒时,总看见老街坊们买蒜时要顺嘴问上这么一句,老掌柜笑呵呵地剥开一瓣蒜,那股辛辣冲得人直眯眼:"古人说'蒜乃五荤之首',可也是救命的仙丹呐!"

要说蒜入药的历史,能追溯到秦汉时期的药典《神农本草经》,那时候的医者就发现,这种厨房里常见的调味料,晒干后竟能治痢疾、驱蛔虫,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里专门写过:"葫(即蒜)气味辛温,能归五脏,散痈肿,消积食。"咱们老祖宗早就把蒜玩明白了。

记得去年冬天,隔壁王婶家上初中的孙子总请假,后来才知道是反复感冒,西药吃了半个月不见好,我翻出祖传的陶罐,里面存着去年立秋晒的陈年蒜瓣,教她每天早晨空腹嚼两瓣,不出一周,孩子打喷嚏时终于能打出清鼻涕了——这可是风寒外排的好兆头。

现代人总以为中药就得是灵芝人参,其实市井烟火中的蒜头才是实实在在的"平民医生",前年非典时期,我们药房的苍术、艾叶被抢脱销,倒是成筐的大蒜堆在角落,温病条辨》里早有记载,蒜汁滴鼻可防疫气入侵,那些天我天天切几瓣蒜泡温水,全家老小轮流熏蒸,愣是平安度过那段日子。

说到杀菌消毒,西医有抗生素,咱们中医有大蒜素,去年社区组织给养老院送药包,我特意配了蒜瓣加红糖的古方,九十岁的赵奶奶含着泪说,这味道让她想起饥荒年月,邻居王婶偷偷塞给她的那捆蒜苗,当时不懂养生之道,却靠着这些辛辣物撑过了饿殍遍野的年月。

不过可别把蒜当万能灵药,前几年有个小伙子听信偏方,顿顿生嚼大蒜治胃病,结果烧得满嘴燎泡,中医讲究阴阳调和,《随息居饮食谱》里说得明白:"阴虚火旺者忌之",就像做菜讲究火候,用药也得看体质,体寒手脚冰凉的,拿蒜炒羊肉正合适;要是口干舌燥的热性体质,最好改用醋泡蒜缓解辛辣。

现在市面上的养生蒜制品五花八门,但老药工都知道,真正入药的蒜讲究"三晾三腌",立秋采收的紫皮蒜,连晒三个日头去掉湿气,再用粗盐腌出水分,最后封在陶罐里存半年,这样制出的药蒜,辛辣中带着甘甜,用来敷痈疽疮毒最见效,去年给邻居处理蜂窝织炎,就是用的这种陈年药蒜捣泥外敷。

最近总看见年轻人拿蒜片泡蜂蜜当减肥茶,倒让我想起三十年前粮票紧缺的日子,那时用蒜头拌粥,既能填饱肚子又能杀灭寄生虫,现在的营养学研究发现,蒜氨酸确实能分解脂肪,不过要真想靠它瘦身,怕是要比喝奶茶还勤快才管用。

前几天收拾药房,翻出半本民国时期的《食物中药与便方》,泛黄的书页间夹着片干蒜,竟还保持着新蒜的饱满形态,这让我想起师父常说的:"药材不在贵贱,对症就是灵丹。"一片蒜瓣,既是灶台上的调味圣手,亦是药匣里的济世良方,关键看你怎么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