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几天跟闺蜜去吃火锅,看着她捂着肚子直哼哼的样子,我突然想起爷爷常说的那句"饭前不忌口,饭后徒伤悲",现在的人十有八九被消化不良困扰过,特别是节日聚餐后总有人喊着"撑得慌",其实老祖宗早就给我们留了法宝,今天我就带大家认识几个消食健胃的中药方子,都是经过千百年验证的真功夫。
【现代人的通病:脾胃天天在加班】 你发现没?现在人吃饭总是急吼吼的,要么风卷残云要么细嚼慢咽装样子,外卖盒摞得比书本还高,夜宵摊的塑料凳能坐满半条街,脾胃就像个24小时待命的快递员,明明已经爆仓了还硬塞包裹,老中医常说"脾胃是后天之本",这话一点都不假,毕竟我们靠它把饭菜转化成能量,而不是变成腰间的游泳圈。
【藏在厨房里的中药铺】 先说个最接地气的方子:炒山楂10克+炒麦芽15克+焦神曲10克,这三样简直就是厨房常客,药店也能买到,上次我表弟婚礼大餐后胀得直不起腰,奶奶抓了一把这三样煮水给他喝,不到半小时就听见他肚子里咕噜咕噜放屁的声音,别提多酸爽了,山楂专克肉食积滞,麦芽对付米面淀粉,神曲就像个万能胶,把各种食积都粘走。
【升级版配方:四仙联手】 要是碰上顽固分子,就得请出"焦三仙"加强版——加上鸡内金和莱菔子,鸡内金就是鸡胗里的黄金铠甲,磨石头的料,莱菔子是萝卜籽,通气消胀一把好手,去年春节我贪嘴吃多了年糕,感觉胃里像塞了块铅,用这五味药煮成茶,配着跳广场舞的节奏来回走动,不出两小时又能愉快刷手机了。
【煲汤党必备的养生局】 广东朋友最爱的茯苓山药排骨汤其实也暗藏玄机,茯苓健脾祛湿,山药补气养胃,再加点陈皮理气,这组合就像给肠胃做SPA,记得上个月公司团建吃完自助餐,行政姐姐特意炖了这个汤,说是提前预防"战后综合症",果然第二天办公室没听见此起彼伏的打嗝声。
【中成药里的隐藏高手】 要说懒人福音还得数保和丸,这个出自明代《丹溪心法》的小药丸,成分就是我们刚才说的焦三仙加茯苓、陈皮、连翘,每次吃火锅前吞几粒,就像给肠胃穿件防弹衣,不过可别当糖豆嗑,毕竟药性寒凉,阳虚体质的朋友要悠着点。
【救命稻草也有禁忌】 千万别把这些方子当万金油!去年邻居王叔听别人说山楂好,结果空腹猛灌山楂水,差点没把自己送急诊,这些消食药多属寒凉,孕妇和体寒的人要绕道走,要是吃了三天还不见效,赶紧去找正经医生,别自己瞎折腾。
【日常养护才是真功夫】 说到底,吃药不如改习惯,我给自己定了个小规矩:吃饭七分饱,细嚼30下,饭后百步走,现在养成习惯了,胃疼的次数少了一大半,还有个秘诀——备点大麦茶,吃完饭刮刮油,比碳酸饮料健康多了。
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:咱们的脾胃就像手机电池,总边充边玩迟早报废,偶尔用中药救急没问题,但真想养好胃,还得老老实实规律饮食,毕竟老祖宗留下的智慧,可不是让我们用来当后悔药的,而是教我们怎么好好吃饭的智慧,下次再馋烧烤火锅,记得先泡杯麦芽茶,这才是吃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