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听街坊邻居念叨"多附",刚开始还以为是新出的保健品,后来才知道原来说的是传统中药里的宝贝!今天就带大家认识几位藏在厨房角落里的养生高手,它们可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"多附"宝藏呢。
厨房里的"多附"三剑客 要说最接地气的"多附"中药,当归、黄芪、党参这三位绝对排前三名,上周去菜市场,发现卖调料的摊位上整整齐齐码着这三个宝贝,价格比药店便宜一大截,摊主大姐教我一招:"炖汤时抓一把,比放鸡精鲜多了!"
当归这味"妇科圣药",在我家厨房从来不缺席,上个月闺蜜脸色发黄来看我,我马上翻出柜子里的当归片,切几片丢进砂锅,配上红枣枸杞,小火慢炖半小时,满屋子都是甜香,她连喝三天,气色明显红润了,直说这比美容院的面膜管用。
"多附"家族的隐藏成员 除了这三剑客,厨房里还藏着不少宝贝,那天整理橱柜,翻出婆婆存的陈皮,居然有五年份!表面泛着油光,掰一小块泡水,瞬间满口生津,老中医说这种陈年货最养胃,现在市价比黄金还贵呢。
还有超市打折买的桂圆干,本来是当零食的,没想到成了我的救星,上个月熬夜赶方案,嗓子冒烟,抓一把桂圆加两片生姜煮水,喝完顿时暖到脚底,现在办公桌抽屉常备着,比咖啡提神还健康。
"多附"中药的百变用法 别看这些药材长得普通,用对了都是宝,上个月参加社区养生讲座,老师傅现场演示"四神汤":茯苓、薏仁、莲子、山药各抓一把,高压锅焖20分钟,亲测一个月,原本黏糊糊的便便变得清爽,裤腰都松了两扣!
最绝的是邻居王婶的秘方:把山楂片和决明子装进茶包袋,每天开水冲泡,她家闺女中考那会儿靠这个方子,三个月瘦了15斤,现在都成办公室"减肥水"了,不过医生提醒,胃酸多的朋友要少喝山楂哦。
小心!"多附"也有雷区 别看这些药材温和,用错也闯大祸,去年表弟不信邪,把人参当零食吃,结果半夜流鼻血送急诊,中医说补气过头就像给轮胎打气太足,反而伤身,现在我买西洋参都挑薄片,每天最多含三片。
还有个常见误区:中药材不是越陈越好,前年在景区买的"十年陈艾条",烧起来呛得睁不开眼,老药师说艾绒超过三年就发燥,现在学聪明了,每年清明前后囤新货,用密封罐装着放阴凉处。
现代生活里的"多附"智慧 现在年轻人流行"朋克养生",保温杯里泡枸杞早就out了,我们公司茶水间现在流行"五行养生茶":菊花枸杞明目组、玫瑰陈皮养颜组、荷叶冬瓜祛湿组,每天换着喝,行政小刘说这个月报销单上的中药花茶,比咖啡支出少了三分之二!
最服气的是楼下开奶茶店的小哥,居然推出"四物汤奶茶",当归、川芎、熟地、白芍磨粉加进鲜奶,撒上红豆珍珠,女生排队喝到爆单,不过中医提醒特殊时期要忌口,大家可别贪杯哦。
"多附"中药的保存秘诀 这些宝贝买回家可不能随便放,我学了个小窍门:阿胶要裹上保鲜膜冷藏,不然夏天会粘成一团;三七粉得装进棕色玻璃瓶避光,否则有效成分会挥发;至于陈皮,记得定期拿出来晒晒太阳,不然容易长霉斑。
现在每次整理药箱都像在寻宝,上次翻出奶奶留下的紫砂罐,里面封着八十年代的铁皮石斛,虽然有点发软,但泡水后胶质浓得像米汤,这种传家宝级别的药材,真是用一勺少一勺啊!
其实咱们生活中处处都是养生智慧,关键要会"挖宝",下次逛超市别光盯着保健品货架,调味品区转转说不定能发现惊喜,不过要记住,再好的"多附"中药也要对症用,拿不准的时候还是要找专业医师把脉,毕竟养生这事,讲究个细水长流,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