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天气忽冷忽热,办公室里此起彼伏的咳嗽声就没断过,我缩在工位上一边擦鼻涕一边翻手机,突然收到老妈发来的语音:"闺女你嗓子哑了吧?记得煮点花椒水..."这才惊觉自己也被寒气偷袭了,要说对付这种冻出来的咳嗽,咱们老祖宗留下的中药方子真是绝了!今天就给大家扒一扒那些年试过的有效偏方,都是实打实的干货。
风寒咳嗽长什么样?先别急着乱吃药
前两天闺蜜顶着通红的鼻头来上班,保温杯里泡着胖大海,我一看就乐了:"你这是把风热当风寒治呢?"原来她看网上说咳嗽喝金银花,结果越喝喉咙越疼,其实区分很简单:风寒咳嗽就像被冷水浇过的闷咳,痰液清稀像水泡,舌头一伸淡红带白苔;要是咳黄痰、舌苔发黄,那才是风热咳嗽。
去年冬天我贪美少穿羽绒服,半夜咳得睡不着,起来翻出奶奶寄来的陈皮,抓了三片加两块冰糖煮水,没想到半小时后气管里的痒意真就平复了,现在家里常备的小药箱里,这几味中药可是镇箱之宝。
厨房里就能找到的止咳神器
-
生姜大枣茶(懒人必备)
- 配料:老姜3片+红枣5颗(去核)+红糖半块
- 做法:砂锅煮15分钟,晾到40度刚好入口
- 效果:喝完半小时后背发热,寒气顺着汗毛孔往外冒
- 适合:刚开始咳嗽,怕冷手脚凉的人
-
紫苏叶煮蛋(孩子专用)
上次侄女发烧后咳嗽,我妈摘了院子里的紫苏叶裹鸡蛋,看着黑乎乎的卖相差,结果小朋友连吃两天就不咳了,后来查资料才知道,紫苏叶解表散寒比西药温和多了。
-
葱白豆豉汤(夜咳救星)
- 秘方:葱白带须3根+淡豆豉10克+陈皮1片
- 熬法:所有材料冷水下锅,煮沸后转小火焖10分钟
- 亲测:连续三天睡前喝,凌晨两点再也不会咳醒
药店能买到的经典配方
-
通宣理肺丸(上班族应急)
- 成分:紫苏叶、前胡、桔梗这些常见药材
- 用法:早晚各1袋,搭配热敷大椎穴效果翻倍
- 注意:胃寒的人饭后服用,否则容易反酸
-
止嗽散加减方(久咳首选)
- 基础版:荆芥9g+桔梗6g+紫菀9g+百部6g
- 升级版:加杏仁8g化痰,加防风6g驱残余寒气
- 煎药技巧:头煎大火滚后转小火20分钟,二煎15分钟混合
上个月邻居王叔咳了半个月,去医院拍片查血都没问题,我给他开了这个方子,第三天就听见他在楼道里跟人唠嗑了,关键是这些药材加起来不过二十块钱,比吃抗生素省心多了。
聪明人这样用中药
-
泡脚加点料:艾叶15g+生姜5片煮水泡脚,水温42度泡15分钟,特别适合咳到肋骨疼的人
-
穴位贴敷法:将肉桂粉调成糊状,睡前贴涌泉穴(脚底心),晨起撕掉,连续三天见效
-
食疗进阶版:黄芪15g炖鸡汤时放3片当归,既能补气又不燥热,适合反复感冒的虚寒体质
千万别踩这些坑!
-
川贝雪梨只治热咳:风寒咳吃川贝等于给寒气盖被子,越吃痰越多
-
罗汉果泡水要谨慎:肠胃弱的人喝了容易拉肚子,可以换成烤橘子皮泡水
-
艾灸别乱灸:风寒咳灸大椎、肺俞确实管用,但风热咳灸了会火上浇油
上周公司茶水间流行煮陈皮老白茶,行政小刘跟着喝了半天反而重了,我一看他舌苔黄腻,明显是办公室暖气太足憋出了内热,所以说中药调理讲究辨证,实在拿不准就拍个舌苔照片找线上中医问问。
最后提醒各位:如果咳嗽超过两周,或者出现胸闷气短,千万别硬扛,我同事李哥就是拖着不看病,结果查出支原体肺炎住院了,咱们用中药调理的同时,该做的检查一样不能少,毕竟身体是自己的,与其盲目试偏方,不如科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