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能除完体内的风吗?老中医告诉你真相

一归堂 2025-04-29 科普健康 1603 0
A⁺AA⁻

最近总听朋友说"体内有风"要喝中药调理,连楼下养生馆都推出"祛风套餐",可这看不见摸不着的"风",真靠几副药就能赶尽杀绝?作为研究中医十多年的从业者,今天咱们掰开揉碎聊明白。

中医说的"风"到底是个啥?

很多人以为"风"就是吹风扇着凉那么简单,其实中医里的"风"就像个隐形捣蛋鬼,分外风和内风两种,外风是外界邪气,比如突然降温你打了个寒颤,这就是风邪入侵,但更麻烦的是内风,它是身体阴阳失衡后产生的"内乱",像高血压头晕、手抖抽筋这些症状,都可能跟肝风内动有关。

我邻居王叔去年总说"感觉风在骨头里钻",去医院检查是类风湿,中医看他舌苔发白、关节肿得像馒头,断为"风寒湿三邪勾结",这时候的"祛风"就不是简单喝姜汤,得用独活、羌活这类猛将,配上艾灸关节缝,这才把折腾他三年的老毛病压下去。

中药祛风到底行不行?

别被武侠剧骗了,中药祛风不像段誉使凌波微步那么潇洒,真实情况是:三分吃药七分养,拿最常见的"荆防败毒散"防风、荆芥就像保安队长,能把体表的风邪赶出去,但要是拖着病不看,风邪早就带着小弟(寒湿暑燥)在身体里安营扎寨了。

前年有个小伙子总说"脑袋里有台风",做了CT又没问题,老大夫号脉发现他长期熬夜伤阴,虚火把肝风勾出来,开了天麻钩藤饮,特别嘱咐他十点前睡觉,结果吃了两周药,配合戒掉宵夜,现在他说"终于不用顶着头重脚轻过日子",这说明啥?祛风就像打扫房间,光撒水(吃药)不够,还得开窗通风(调作息)。

那些年我们追过的"祛风神药"

市面上的祛风产品花样百出,但别指望吃盒药就万事大吉,像防风通圣丸确实能对付外感风邪,但你要是天天火锅配冰啤,它也没本事给你擦屁股,我见过最离谱的是有人拿鸿茅药酒当保健品,结果喝出肝损伤——这哪是祛风,简直是引狼入室。

真正管用的往往是些土方法,记得老家有个治"月子风"的偏方:产后腰痛要裹上三层红布,喝艾叶煮的红糖水,再让婆婆用掌心搓热的鸡蛋滚腰眼,原理很简单,艾叶驱寒,热敷活血,比单纯吃药更懂"扶正祛邪"的门道。

现代人的"风"从哪来?

现在人体内的风,十有八九是自己作的,办公室白领整天吹空调,冷风顺着后脖颈往里灌;夜跑青年出了汗直接冲冷水澡,毛孔大开时候最容易中招;还有手机族低头太久,颈椎变形压迫神经,这种"颈肩风"更是难缠。

上个月刚调理个程序员小哥,常年加班导致"肝风上扰",症状是眼睛干涩、手心发热、睡觉抽搐,给他开的菊花决明子茶不算稀奇,关键是让他每天抽十分钟做"梳头操"——用十指梳头刺激百会穴,没想到三天就说失眠好多了,所以说祛风先要找到风源,就像堵漏水先得找裂缝。

祛风不如防风

老话说"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",这才是最高明的祛风法,我认识位教太极的陈老师,七十多了连感冒都少有,他的秘诀就三句:晨起喝杯温水唤醒阳气,午后晒背补充钙质,晚上热水泡脚引火归元,这套组合拳打下来,可比吃多少玉屏风散都管用。

不过真遇上顽固风邪也别慌,记住三个原则:急性期找医生开方(比如受风面瘫要及早针灸),缓解期用膏方调理,日常保健多喝山药粥,千万别学那些网红博主,拿艾条把自己熏成烤鸭,或者跟着短视频乱扎穴位——上次就听说有人扎足三里扎到肌腱发炎。

说到底,中药祛风就像钓鱼,得耐心等鱼儿咬钩,那些吹嘘"七天断根"的,不是骗子就是外行,真正的中医调理,讲究的是春雨润物细无声,当你不再整天喊"怕风",手脚不再莫名抽筋,睡觉不会突然惊醒,这就说明身体里的"风"啊,早被你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