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听朋友说家里孩子积食不消化,老人推荐用"内金"煮水喝,这名字听着挺神秘,其实咱们去药店买鸡内金片时,店员说的就是它,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个藏在鸡胗里的中药宝贝,看看它到底有啥神奇之处。
说起内金的来历,倒跟咱们吃烤鸡的习惯有关,记得小时候啃鸡胗(也就是鸡肫)吗?撕开那层脆脆的金黄色角质层,里面藏着的就是中药店里卖的"鸡内金",老话说"以形补形",这层负责研磨粮食的鸡胗内膜,果然成了调理脾胃的良药。
这味药性味甘平,归脾、胃、小肠、膀胱经,不像山楂那么酸,也不像神曲带着发酵味,晒干后的鸡内金薄如蝉翼,折起来会断成细碎金片,故而得名,老中医常说它是"脾胃之友",尤其对付三种情况特别管用:小孩贪吃导致的积食腹胀,成年人喝酒吃肉后的消化不良,以及老年人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。
说到消食导滞,内金可比山楂厉害多了,它不仅能化解油腻肉食,连米面薯芋这类淀粉类积食也不在话下,我记得邻居张婶家孙子每次吃撑了,奶奶就用内金粉冲水,加点糖,孩子咕嘟咕嘟喝下去,不出半天就能喊饿,不过要提醒一句,这法子适合短期应急,长期反复积食还是得找大夫调理体质。
除了消食,内金还有个绝活——化结石,老家有个偏方,用内金配着金钱草、海金沙煎汤,专治胆结石、肾结石,虽然现代医学认为这属于辅助疗法,但确实有不少患者反馈症状减轻,这大概跟它含有的角蛋白、氨基酸有关,能促进结石分解排出。
现在市面上的内金制品可不少,有生内金、炒内金、醋内金之分,生品消食力最强,炒过后更适合脾胃虚寒的人,醋制则增强软坚散结的效果,我个人建议选正规药房的炮制品,自己处理新鲜鸡内金容易有腥味,保存不当还可能发霉。
说到用法,最经典的莫过于"内金粥",抓一把粳米煮到半熟,撒进3-5克研碎的内金粉,搅匀再煮五分钟,这粥看着金灿灿的,喝着有股谷物香,小孩子也能接受,要是嫌麻烦,直接拿内金粉装胶囊吞服也行,成人每次1-2克,每天两次。
不过可别把它当万能药,去年我亲戚总感觉胃胀,自行买了内金泡水喝,结果越喝越糟,后来去看中医才知道,他这是肝郁气滞导致的腹胀,需要疏肝理气,单吃内金反而伤正气,所以啊,用药前最好让大夫摸个脉,辩证施治才安全。
最后教大家个辨别窍门:优质内金应该是不规则的卷状碎片,表面黄绿色或黄褐色,用手一捏就碎,闻着有股淡淡的腥气,如果颜色发黑、有油哈味,或者摸着粘手,准是变质了千万别买,平时存内金记得放密封罐,搁阴凉干燥处,不然容易遭虫蛀。
啊,内金就像个脾气温和的脾胃管家,既能帮忙打扫积食战场,又能预防结石捣乱,但再好的药也得对症用,咱们平常养生还是得饮食有节、起居有常,您要是也有消化不良的烦恼,不妨让中医师给开个含内金的方子,说不定会有惊喜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