崩漏别慌!这些中药方子老中医都在用,止血调经有绝招

一归堂 2025-04-29 科普健康 1602 0
A⁺AA⁻

姐妹们要是突然遇上"崩漏"这茬事儿,先别慌!我当年也是被吓得六神无主,跑遍医院做各种检查,后来跟着老中医调理才明白,这毛病看似吓人,只要找对法子其实不难治,今儿就跟大伙唠唠实打实的中药调理门道,都是这些年攒下的经验货。

先搞懂啥是"崩漏" 很多姑娘一听崩漏就联想到大出血,其实中医说的崩漏主要是指非经期出现的阴道出血,量多的叫"崩",量少淋漓不断的叫"漏",就像家里水龙头坏了,要么哗哗猛流,要么滴滴答答总不停,西医叫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,但咱们老祖宗早就总结出应对妙招。

老中医眼里的五大病因 我师父说治病得追根溯源,崩漏常见的诱因不外乎这几个:

  1. 脾气虚:好比水管闸门松了,气不摄血,这类人常伴有疲倦乏力、脸色蜡黄,月经质稀
  2. 肾阴虚:像水壶熬干了,虚火灼伤血络,典型症状是夜间盗汗、腰膝酸软,经血鲜红
  3. 血热妄行:相当于体内着了火,血受热迫乱跑,表现为口干舌燥,经血粘稠发黑
  4. 血瘀阻滞:经脉堵住了,血不归经,痛经剧烈,血块多得像果冻
  5. 心肝火旺:情绪压抑导致的上火,常伴烦躁失眠,胸胁胀痛

经典药方大盘点 这些年收集了不少民间验方,给姐妹们整理几个管用的:

  1. 固本止崩汤(脾虚首选) 炒白术30g+生黄芪18g+当归9g+黑姜6g+阿胶珠12g 这方子特别适合那种面色萎黄、动不动就累的虚症,白术黄芪补气,当归养血,黑姜温中止血,阿胶直接补血止血,记得阿胶要烊化,就是隔水炖融化再兑入药汤。

  2. 清热固经汤(血热专用) 黄芩9g+焦栀子9g+生地15g+地骨皮12g+牡蛎20g 血热的人舌头红、脉跳得快,这方子能清火凉血,黄芩栀子清热,生地凉血,牡蛎收敛,喝上三天就能感觉火气降下来。

  3. 逐瘀止崩汤(血瘀必用) 桃仁9g+红花6g+三七粉3g(冲服)+炒蒲黄9g+益母草15g 血瘀的姐妹小肚子疼得厉害,血块多,桃仁红花活血,三七化瘀止血,益母草专门调理产后或流产后的恶露不尽,注意孕妇千万不能碰!

单味药里的止血高手 有些药材堪称妇科止血界的扛把子:

  • 仙鹤草:号称"止血冠军",30g煮水代茶喝,味道微涩但效果杠杠的
  • 贯众炭:炒成炭后止血力翻倍,适合血热出血,碾末吞服更方便
  • 血余炭:就是头发煅烧成的炭,别看恶心,对付崩漏有奇效
  • 藕节炭:鲜藕切片炒炭,既能止血又养阴,特别适合阴虚体质

食补小偏方最贴心 药疗不如食疗,这几个方子厨房里就能搞定:

  1. 山药薏米粥:山药健脾,薏米祛湿,加红糖每天当早餐
  2. 乌鸡艾叶汤:整只乌鸡加艾叶15g炖烂,喝汤吃肉,半月见效
  3. 莲蓬煮鸡蛋:3个莲蓬带壳加水煮蛋,吃蛋喝汤,专治漏下不止
  4. 黑木耳红枣羹:黑木耳15g泡发切碎,加红枣20颗炖烂,每天一碗

救命要紧的小贴士 遇到这三种情况千万别硬扛:

  1. 出血量超过平时月经两倍,卫生巾半小时就透
  2. 伴随头晕心慌、脸色煞白等贫血症状
  3. 持续两周以上反复出血 这时候必须去医院!该输血输血,该诊刮就诊刮,别信偏方耽误病情。

日常养护胜吃药 预防崩漏复发要记牢:

  1. 经期绝对禁止吃冰棍、游泳、熬夜
  2. 保持心情舒畅,少看虐心剧少生气
  3. 每天泡脚加点艾叶,暖宫驱寒
  4. 多吃红色食物:红豆、花生、枸杞
  5. 适当运动选瑜伽、八段锦,别剧烈运动

最后唠叨一句,中药讲究辨证施治,同样症状有人用白术有效,有人得靠黄连,建议先去正规中医院把脉辨体质,再根据医嘱抓药,那些网购的现成膏方谨慎尝试,毕竟每个人的体质都是独一无二的,希望这些经验能帮到正焦虑的你,祝姐妹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