玄参价格坐过山车?2023年中药材市场最新行情全解析

一归堂 2025-04-29 科普健康 1604 0
A⁺AA⁻

"今年玄参价格真是把人晃晕了!"安徽亳州药材市场的老张一边整理货箱一边跟笔者吐槽,"前年最高涨到80块一公斤,现在跌到25块都没人要,这行当真是越来越难捉摸。"作为清热解毒、滋阴降火的常用中药材,玄参的价格曲线最近三年画出了令人咋舌的"心电图",背后折射出整个中药材市场的风云变幻。

玄参是个什么"参"?

在中药材大家族里,玄参算是个"低调的实力派",这种长得像牛蒡根的药材,主产于浙江、四川、湖北等地,每年秋冬季节采挖,老药工都知道,选玄参要挑"乌黑发亮、断面菊花纹"的,这种品质的药效最佳,在中药配方里,它常和麦冬、生地搭档,专治咽喉肿痛、肠燥便秘这些"上火"症状。

别看现在价格起伏大,十年前玄参还只是十几元一公斤的"平民药材",2018年那波中药材普涨,让它跟着人参、三七这些"明星"一起蹿红,当时浙江产区遭遇暴雨洪涝,减产四成直接把价格推上巅峰,笔者至今记得,2019年冬天在杭州某药店,抓两剂含玄参的感冒药,光这味药就要花掉半张红票子。

价格"过山车"的三大推手

"现在做玄参生意,心脏不好的真扛不住。"湖北恩施的种植大户王大姐给笔者算了一笔账:2021年种苗涨到8块钱一斤,化肥农药成本翻番,结果当年产新时市场价格暴跌到成本线,这种戏剧性转折背后,藏着三股"暗流"在较劲。

① 天气耍脾气,产量坐"跷跷板"
玄参对气候格外敏感,生长期需要180天无霜期,2022年川渝地区遭遇极端高温,地里的玄参还没来得及采收就提前抽穗开花,有效成分大打折扣,笔者在重庆酉阳采访时,当地药农指着干裂的地块无奈地说:"这天气就像小孩脸,说变就变,我们哪赔得起?"

② 资本玩转"囤积游戏"
中药材市场向来有"炒家"身影,2020年那波涨价潮里,就有游资盯上玄参,他们趁着产新季大量吃货,把仓库塞得满满当当,然后慢慢抬价出货,河北安国的几位资深药商私下透露,去年有人囤了上千吨玄参,结果遇上疫情管控物流受阻,最后只能割肉抛售。

③ 替代品种搅局
这些年北沙参、知母这些"亲戚"品种不断扩种,挤占了玄参的生存空间,特别是有些中成药企业为降低成本,悄悄用其他药材替代玄参配方,笔者查看某知名清热颗粒的配方表,发现玄参含量比五年前减少了30%。

产业链上的"多米诺骨牌"

在浙江磐安的江南药镇,笔者看到装满玄参的货车排成长龙,这里每天吞吐着全国60%的玄参交易量,价格波动牵动着整条产业链。

种植端的"生死时速"
"现在种玄参就像买股票,全靠赌运气。"湖北药农老李给笔者算成本:每亩地需要种苗300斤、肥料200元、人工1500元,按当前25元/公斤的收购价,每亩收益不到2000元,而如果租地种植,根本赚不到钱,更扎心的是,玄参不能连作,种过一茬要休耕3年,这让转种其他作物的成本风险陡增。

加工企业的"夹心饼干"
安徽亳州的某中药饮片厂负责人向笔者大吐苦水:"原料价格像过山车,我们订单都不敢接长单。"他们刚签的供货合同墨迹未干,市场上玄参价格就可能跌去三分之一,现在企业普遍采用"随采随购"策略,但这样又面临质量不稳定的风险。

零售终端的"传导效应"
这种价格震荡最终会传导到消费者端,笔者走访多家药店发现,含玄参的复方药剂价格近两年上涨约15%,有意思的是,不少中医开始调整处方配伍,用性价比更高的丹皮、射干替代部分玄参用量。

破局之路在哪里?

面对玄参市场的"上蹿下跳",行业里开始出现新气象,在云南楚雄,笔者看到"浙玄参1号"新品种正在试验田里茁壮成长,这种抗逆性强的改良品种有望稳定产量,浙江中医药大学则联合药企建立了玄参质量追溯系统,通过区块链记录种植全过程。

"现在最要紧的是建立产业联盟。"中国中药协会副会长在近期行业论坛上指出,从云贵川到江浙皖,各产区应该组建价格协调机制,避免恶性竞争,同时推动标准化种植,用工业思维改造传统农业。

站在2023年的时间节点回望,玄参价格的剧烈波动恰似一面镜子,映照出整个中药材产业转型升级的阵痛,当资本的狂欢逐渐退场,这个行业终将回归"质量为王"的本质,毕竟,对于传承千年的中医药来说,守住药效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