警惕!这几种中药材可能导致失声,千万别乱用!

一归堂 2025-04-29 科普健康 1603 0
A⁺AA⁻

最近总看到网友在评论区问"什么中药吃了会变哑巴",看来大家对中药材的副作用确实存在很多误解,作为研究中医药十多年的从业者,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那些被古籍明确记载"慎用"的致哑药材,不过先说清楚,这些药物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合理使用都是治病良药,关键是要破除"中药无毒"的错误观念。

生半夏:藏在厨房里的隐形杀手 说起致哑药材,第一个要提的就是生半夏,这个在超市调料区常见的"三伏贴"原料,鲜品含有强刺激性的草酸钙针晶,记得去年邻居张阿姨用生半夏泡醋治咽炎,结果当天就喉咙灼痛说不出话,本草纲目》早就警告过:"生半夏毒戟喉舌",古代郎中都知道要用生姜汁反复浸泡解毒。

现在市面上的法半夏、姜半夏都是炮制过的,但有些偏方爱好者直接拿野生鲜半夏捣烂外敷,这可是大忌,前年诊所收过个荨麻疹患者,听信土方用生半夏拌鸭蛋涂抹患处,结果引发接触性皮炎,喉咙水肿三天说不出话。

生南星:会伪装的毒药之王 很多人不知道,药店卖的胆南星和生南星完全是两副面孔,今年春天采药时遇到个大爷,把山沟里挖的野生天南星当野菜,结果全家人嘴唇麻木、声音嘶哑送急诊,这种长得像芋头的根茎含有剧烈的苛辣素,生食3克就能让人失声。

更危险的是所谓"蛇缠腰"外敷偏方,有人用生南星配白酒调敷治疗带状疱疹,结果皮肤吸收中毒导致声带麻痹,老辈人常说"南星有毒勿见铁",其实是怕铁器氧化加速毒素释放,现在想想真是至理名言。

蓖麻子:披着坚果外衣的哑药 这个红色外壳的小东西最容易迷惑人,公园绿化带常见却暗藏凶险,上个月急诊室来了个初中生,偷吃景观树蓖麻籽觉得香脆,半小时后喉咙剧痛无法发声,2019年某中医药大学实验室事故就是学生误食蓖麻蛋白中毒,这种毒素专门破坏神经传导。

最可怕的是它的潜伏期,外表看着没事,但24小时后突然呼吸肌麻痹,民间偏方用蓖麻油催产、治便秘都要经过严格提纯,生嚼5颗就能致命,更别说影响声带了。

白附子:美容偏方里的定时炸弹 最近短视频流行的"自制美白面膜"要小心了!某网红推荐用生白附子磨粉敷脸,结果粉丝反馈用完嘴角发麻、声音沙哑,这种毛茛科植物含有乌头碱类似物,古代用来治疗口眼歪斜时都要严格控制用量。

我们药房现在卖的全部是制白附子,但依然要求顾客出示处方,前几年美容院用白附子配合艾灸治疗面瘫,结果烫伤加药物吸收导致暂时性失声的案例还历历在目。

马钱子:健身达人的隐秘危机 健身圈流传的"秘制壮骨丸"往往暗藏马钱子,这种能兴奋神经的猛药超量必伤咽喉,去年接诊过健美选手,网购"祖传大力丸"服用后全身抽搐、失声,检测发现马钱子碱超标12倍。

古人用七厘散治疗跌打损伤时,对马钱子的炮制讲究到极致——砂烫去毛、香油酥制,现在某些黑作坊直接粉碎装胶囊,无异于玩火,记住任何含马钱子的药剂都不能连服超过3天。

特别提醒:这些药物都有严格的炮制规范 看到这里别慌,中医用毒如用兵,关键在于规范炮制,比如半夏需要生姜明矾水反复浸泡,南星要加胆汁九蒸九晒,蓖麻子必须冷压取油,现在正规中医院开的方子都会注明"先煎""包煎"等特殊用法,就是为了防止意外。

最后说个真实案例:去年冬天有位老师用生半夏煮梨膏润肺,结果全班学生都喉咙肿痛,后来发现她用的是园林修剪的半夏植株,而药用半夏应该选直径1cm以上的块茎,所以说药材辨别、炮制方法、使用剂量都关乎安全,千万记住:是药三分毒,莫把偏方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