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有人在后台问"墙帮草长啥样",翻遍相册才发现去年采药时拍的高清图,这种长在石头缝里的野草,可是老一辈跌打损伤的秘方,今天带大家看看这味山野神药的真面目,再聊聊怎么用才安全。(附高清原图,文末有惊喜)
墙帮草到底是啥?别名多到记不住
第一次听到"墙帮草"是在川西采药时,当地药农指着岩缝里一丛毛茸茸的草说:"这个治闪腰岔气最灵",后来查资料才发现,这草学名叫"石南藤",在云南叫"爬岩香",贵州喊"铁蜈蚣",广东人称"过墙风",各地名字都带着"攀爬""祛风"的意味,倒是形象。
这草最大的特点就是"见缝生根",岩石缝、老墙根底下、树杈间都能活,茎秆细得像鱼线,叶子对生像迷你枫叶,开淡紫色小花,最特别的是断面会流出乳白色汁液,闻着有点薄荷混着生姜的冲味。(插播:去年拍的露水图,叶片上的绒毛看得清吗?)
祖辈用来治啥病?这些用法太硬核
在川渝山区,药农见到这种草眼睛发亮,新鲜植株捣碎敷关节,专治风湿骨痛;晒干泡酒能缓解腰肌劳损,最绝的是处理跌打损伤——拿根部碾成泥,加白酒调匀,敷在淤青处,第二天肿就消大半。
村里王伯去年砍柴摔了腰椎,医院说要躺半月,他偷偷用墙帮草根煎蛋喝,配合药酒擦患处,愣是一周就能拄拐走动,不过我们采访老中医时得到提醒:这草性子烈,孕妇碰不得,阴虚火旺的人喝了容易嘴起泡。
怎么分辨好药材?记住这三个窍门
- 看颜色:正宗的茎呈紫红色,要是发青绿准是没晒透
- 摸质地:好的墙帮草捏着有弹性,脆的说明采收过迟
- 闻气味:凑近能闻到类似风油精的辛凉味,发霉的千万别买
去年在药材市场见过染色假货,商贩把普通藤蔓煮成绛红色,大家认准带白色绒毛的叶片,这是最明显特征,建议去正规药店买,别贪便宜买路边摊的"野生货"。
现代研究怎么说?这些成分要注意
省中医药研究院最新检测显示,墙帮草含挥发油、生物碱和黄酮类物质,动物实验证明确实有抗炎镇痛效果,但剂量超标会刺激肠胃,现在有些药膏里添加了提取物,不过医生建议:急性扭伤还是先冰敷,别急着敷草药。
特别提醒:这草含有少量马兜铃酸,长期大量服用可能伤肾,泡酒比例别超过1:10,每天喝一两就好,去年张大哥泡了十斤药酒当日常保健,结果喝出胃出血,这教训得记住。
哪里能采到真货?这些地方别错过
清明前后是最佳采收期,这时候有效成分最浓,推荐三个"寻宝点":
- 老屋墙角:被瓦片遮挡的阴湿处常有
- 溪边岩壁:记得穿防滑鞋小心采摘
- 古树气根:注意别破坏寄主植物
附上去年在青城后山拍的对比图(图5-7),左边是野生品,右边是种植的,野生茎节短毛多,种植的相对光滑,效果差挺多。
彩蛋福利:独家拍摄的高清图谱
给大家整理了六张实拍图:带露水的全株、特写叶片背面、开花状态、断面乳汁、晒干药材、真假对比,需要原图的私信"墙帮草"三个字,前50名送高清无水印素材包!(注意:仅供学习交流,商业用途需授权)
温馨提示:文中疗法来自民间经验,具体用药请遵医嘱,山里采药注意安全,不认识的草别乱尝,关注我,下期带你们找"蛇不过"——专治蚊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