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有网购的吗?老药师揭秘网购中药的5个避坑指南

一归堂 2025-04-29 科普健康 1602 0
A⁺AA⁻

"妈,这黄芪怎么碎成渣了?"看着刚拆封的快递,小张一脸懵,三个月前她图便宜囤了十副调理气血的中药包,结果现在连药渣都煮不出颜色,这年头,连中药都能网购?答案是肯定的,但水深得能淹死老中医。

网购中药的"三重门" 打开某宝搜"中药",满屏"祖传秘方""道地药材"让人眼花缭乱,但别被花里胡哨的广告骗了,某中医药大学教授透露,他们实验室抽检发现,网购中药材合格率堪比买彩票中奖,那些号称"野生"的虫草可能是塑料模型,标榜"十年陈"的阿胶说不定是去年才熬的。

藏在手机里的"百草堂" 别以为只有中老年才会网购中药,95后养生族早就把购物车塞满了枸杞当归,在某东药房旗舰店,人参切片月销过万,评论区清一色"给爸爸泡酒""熬夜急救",更有意思的是,有人把四物汤材料买齐,在办公室用养生壶煮出"社畜续命茶"。

直播间里的"神医"套路 "家人们!今天赔本清仓!"某直播间里,"李时珍后人"正演示火烧鹿茸辨真伪,弹幕刷着"已截屏",却不知那所谓"鹿茸片"泡水后软得像果冻,老药师提醒:真鹿茸入水不变形,假的三秒变面片,凡是直播现场切片的,八成是提前处理过的道具。

电子处方背后的猫腻 自从新规要求网售处方药必须有医师审核,某些平台玩起了文字游戏,输入"失眠"自动生成"酸枣仁汤",实则把30元成本的药材卖到200,更离谱的是,有平台把普通党参包装成"抗癌秘方",价格翻十倍,建议收到药品后扫二维码溯源,正规厂家都有备案可查。

老药工私藏的网购秘籍 1.认准"国药准字"而非"卫妆准字",前者是国家药监局认证,后者只是化妆品级别 2.买蜜丸看"挂旗",正宗的用手捏能拉丝,假的一掰就散 3.花茶类选小包装,带QS认证的更安全,散装花草可能含硫漂白 4.贵重药材索要检测报告,真正的野山参断面有菊花纹 5.冷藏配送是关键,特别是膏方和鲜石斛,常温运输等于花钱买垃圾

最近邻居王婶在某垂直平台买了云南三七,结果收到的是四川产的"冒牌货",后来她学聪明了,专门找那些标注具体种植基地的商家,还能视频连线看药材生长环境,其实网购中药不可怕,可怕的是懒人心态,以为刷个好评就能捡漏,老祖宗的东西从来都是一分钱一分货,那些便宜到离谱的"古法炮制",不过是现代科技与狠活的结合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