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鉴别方法有哪些?老药师教你四招识破假货陷阱

一归堂 2025-04-29 科普健康 1603 0
A⁺AA⁻

"这年头连中药材都能作假!"上周邻居王阿姨拿着网购的人参片找我诉苦,本想买点补品调理身体,却收到掺了西洋参的便宜货,其实要想避开中药市场的坑,掌握几招实用的鉴别技巧特别重要,今天我就结合三十年药房经验,给大家讲讲行家都在用的辨药秘诀。

【眼观六路:颜色形态藏玄机】 刚入行的新手总爱盯着药材表面看,真正的老师傅可不止看颜值,正宗宁夏枸杞应该是暗红色带点灰白,如果颜色过于鲜艳反而要小心硫磺熏制,记得去年有个顾客拿来泡水的菊花,说是某直播间买的杭白菊,结果花瓣泛青还掉色,这就是典型的染色货。

观察药材断面最考验功底,当归正品切开应该有黄白色海绵状纹理,要是看到木质化的硬心,八成是年份不足的次品,虫草更要仔细端详,青海玉树虫草腹部应有明显四对足痕,亚香棒虫草的足迹模糊还带腥气,这些都是血泪教训换来的鉴别要点。

【鼻嗅乾坤:特殊香气辨真伪】 上个月帮亲戚验药,拆开黄芪包装就闻到刺鼻酸味,这明显是用硫磺过度熏蒸的劣货,优质黄芪应该带有豆腥味才对,老行家闻药材都像品茶似的,比如党参要有甜味混着油气,川贝母含在嘴里会泛起淡淡薄荷凉意。

有些特殊香味特别好记,像檀香伪品常用柏木染色,真货燃烧后会有独特奶香,不过要注意某些商家会喷香精,这时候就要结合其他特征综合判断,记得十年前收过一批伪造的沉香,外表油黑发亮,烧起来却只有焦糊味,和真正油脂丰富的沉香冷香差太远。

【手摸知底:质地差异见真章】 抓把三七用力捏,好的药材应该硬而不脆,前阵子遇到个顾客带来块"三七",轻轻一掰就碎成渣,其实是用面粉压模的假货,金银花讲究身干质脆,用手折能听到清脆响声,要是发软黏手肯定是受潮发霉的陈货。

海马的骨板厚度最能试出真假,双鞭海马中间应有明显的棱线,仿制品往往光滑呆板,鹿茸片更是要感受绒毛质感,真品触感绵密不扎手,那些毛尖僵硬直立的多半是拼接货,记得教徒弟时总说:"药材到手先掂重,轻飘飘的要警惕硫熏增重。"

【水火试金:传统妙招验真身】 老辈人常说"犀角入水即沉",现在虽然不用猎杀保护动物,但这招可用于鉴别其他药材,我把顾客带来的沉香丢进温水,真品会渗出油脂形成蜂窝状气泡,假货只会冒浑浊浮沫,胖大海更有趣,正宗的热水浸泡会吐出絮状物,假冒品泡一天都只是胀大而已。

火烧实验要谨慎操作,但确实管用,上月检验藏红花,真品用火灼烤会散发特有香气,伪品则冒出刺鼻烟雾,不过现在药店都用电子秤测含水量,传统方法倒成了辅助手段,记得有次遇到伪装极好的熊胆粉,还是靠遇水变绿的特征揭穿骗局。

【科技助力:现代检测更精准】 这些年接触不少年轻顾客,他们喜欢用手机APP扫描药材二维码溯源,确实现在很多正规厂家采用指纹图谱技术,就像给每批药材做DNA检测,我在药房也添置了手持式光谱仪,照一下就能显示三七皂苷成分含量。

最震撼的是见过用X射线检测冬虫夏草,断草内部结构清晰可见,造假者往虫体填充金属粉的伎俩无所遁形,不过这些设备价格不菲,普通消费者还是要靠传统方法结合正规渠道购买,建议大家优先选择老字号药店,他们通常配有专业质检人员。

最近整理药房发现个新趋势,很多年轻人开始学习中药鉴别,上周还有个大学生专门来学肉眼分辨川贝和浙贝的技巧,其实只要掌握这几个核心要点:观其色、嗅其气、触其质、试其性,再结合科学仪器辅助,就能在鱼龙混杂的市场里淘到好药,毕竟药材关乎健康,多学几招鉴别本领,既是保护自己,也是传承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