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后台总有人留言说"一动就大汗淋漓像洗澡""晚上睡觉被窝湿得像水床",这些问题看似小毛病却让人苦不堪言,其实啊,中医对付异常出汗有两千年的经验,今天就给大家扒一扒那些藏在古籍里的止汗妙方。
【先搞懂你出的是哪门子汗】 很多人以为出汗多就是体虚,其实没那么简单,中医把异常出汗分成好几类:白天稍微动动就冒汗叫自汗,晚上睡着偷摸出汗叫盗汗,还有手汗多到不敢握手、脚汗多到袜子能拧出水的局部多汗,搞清楚自己属于哪种类型,才能对号入座抓药方。
【千年止汗第一方:玉屏风散】 这个被称为"中药口罩"的方子,专治气虚不固导致的自汗,典型症状是大热天别人微微出汗,你已经汗透衣背,稍微吹风又容易感冒,组方就三味药:黄芪30克(补气固表)、白术15克(健脾燥湿)、防风10克(挡外邪),现在药店都有现成的中成药,建议早饭前空腹喝,连着吃两周,你会发现爬楼梯不再像水洗一样。
【夜间盗汗必看:当归六黄汤】 如果是睡觉时出汗多得像泡澡,醒后立刻停止,还伴有心烦口干,这多半是阴虚火旺,这个600年前的古方很对症:当归20克(养血)、生地黄15克(滋阴)、熟地黄15克(补肾)、黄芩10克(清热)、黄连6克(泻火)、黄柏10克(降虚火),再加20个红枣煮水,注意黄连放多了会苦得喝不下,建议每周喝3-4次,搭配西洋参茶效果更好。
【手脚汗多救星:葛根芩连汤】 有些人手掌出汗能浸透试卷,约会握手尴尬癌都犯了,这时候要用葛根20克(升阳止泻)、黄芩9克(清湿热)、黄连6克(燥湿)、甘草6克(调和),特别提醒要加3片生姜一起煮,每天当茶饮,连续喝一个月,配合明矾水泡手脚(温水加10克明矾,每晚泡15分钟),双管齐下效果翻倍。
【更年期潮热盗汗:甘麦大枣汤】 很多女士到了更年期,突然一阵燥热接着大汗淋漓,这时候推荐这个温和的方子:甘草9克(补中益气)、浮小麦30克(敛汗)、大枣5颗(养血安神),别小看这三味药,这可是医圣张仲景留下的千古名方,建议用砂锅慢火熬40分钟,每天早晚各一次,喝的时候加点红糖,既能缓解潮热又能安神助眠。
【通用型止汗法宝:五倍子粉】 实在分不清自己体质的,可以试试这个懒人法,取5克五倍子磨成细粉,用白醋调成糊状,睡前涂在肚脐眼里,再用医用胶布固定,这个外敷方法对各种虚汗都有效果,特别是小孩半夜盗汗特别管用,不过五倍子收敛性强,连续用别超过一周,中间要停两天。
【这些坑千万别踩】 × 盲目进补:很多人出汗就炖黄芪鸡汤,结果越补越虚,要先辨寒热再下手 × 过量用止汗剂:强行收涩反而把湿气憋在体内,容易引发湿疹 × 忽视情绪影响:长期焦虑会导致心经郁热,这种汗必须疏肝解郁
最后教大家个自测小技巧:拿张纸巾擦脖子,如果立马湿透是实热,过半天才湿的是虚寒,记住所有药方都要根据体质调整,最好找中医师把脉后再用,平时多吃山药、莲子、百合这些平和的食补,配合八段锦锻炼,坚持三个月,保证你能和"汗人"称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