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师傅手把手教你做中药药饼,这手艺快失传了!

一归堂 2025-04-29 科普健康 1603 0
A⁺AA⁻

最近总被街坊问中药药饼咋做,我这揉了三十年药丸的手啊,今儿非得好好唠唠,要说这药饼看着简单,里头可藏着老祖宗的大智慧,光是揉面似的和药团子,没个三五年的手感还真拿捏不住。

药材处理有门道

咱先得把药材晒得透透的,您瞅着表面干巴就行?那可不行!得像检验大米似的,抓一把药材往竹筛里倒,听着"沙沙"的脆响才够火候,前些天收的艾叶还带着潮气,我硬是摊在簸箕里晒了三天,中午太阳毒的时候还得翻个面,这才算备齐了基础料。

炮制药材最费功夫,就拿最常见的白芥子来说,铁锅里炒到微微发黄,那香气飘出来勾得人直咽口水,可别贪香,过了火候药性就变了,去年新收的徒弟心急,把吴茱萸炒得焦黑,那一锅药面只能倒沟里喂野猫了。

和药团子的学问

老辈人说"三分做七分揉",这话一点不假,蜂蜜得小火慢熬,熬到滴蜜成珠的程度,您可别学现在那些机器熬蜜,滚烫的蜜往药材里一倒,药性全给烫没了,我惯用铜勺顺着一个方向搅,手腕转出花来,直到蜜和药粉缠绵得难舍难分。

揉药团子最考验手上功夫,拇指压着掌心转,就跟盘核桃似的,力度轻了药团松散,重了又死实,去年给东街王掌柜揉安神饼,边揉边跟他唠家常,三百圈下来刚好成型,这手感得拿捏到毫米级。

压饼塑形藏玄机

压模可得选枣木的,那纹理天然带着药香,新做的模子先用姜汁泡三天,去去木腥气,压饼时候手指头得蘸着芝麻油,不然药团子粘得你怀疑人生,去年小孙子非要学压饼,结果沾得满手都是,活脱脱个小泥人。

晾饼讲究"三起三落",竹匾得支在通风处,晌午头阳光毒,得拿纱布罩着,傍晚收露水前又要翻面,前年梅雨季节晾坏了两匾,那心疼劲儿比丢了钱还难受。

火候掌控定乾坤

焙干药饼最考技术,炭火要埋在铁瓮底下,温度得控制在四五十度,新来的伙计总嫌火小,非要添炭,结果把治胃寒的饼焙成了清热药,我现在守着火炉都不敢合眼,拿温度计测着,就跟照顾新生儿似的。

存饼的陶罐要垫上棉纸,还得放几包花椒防虫,上个月开春潮气重,忘了放石灰包,结果药饼长了白毛,只能忍痛扔了,现在每次开罐都得先闻闻,有异味立马处理。

这药饼做好了能救人,做砸了可就误事,前些天西街李婶腰痛,用了我配的川乌饼,三天就能直起腰,可不敢说这是神药,关键在药材地道、工艺讲究,现在年轻人图省事买机器做的,那药效可比手工差的远,咱这双手摸着药材长大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