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隔壁王叔前阵子总说肚子鼓包,去医院检查说是小肠疝气要动刀,结果人家喝了两个月中药,现在天天在公园打太极呢!"最近街坊群里都在传这事儿,搞得不少人来问我:这疝气真能用中药调理?
要说这疝气啊,西医叫腹股沟斜疝,中医归为"狐疝"范畴,我翻过县志记载,民国时期咱们本地名医张回春先生,就用黄芪炖鸡肝治好过抬轿子的苦力,不过现在人跟过去体力劳动者不一样,得讲究辨证施治。
【先辨寒热虚实再下手】 去年给镇上李老师调方子时发现,同样是站着肚子鼓包,有人按着烫手是湿热下注,有人发凉则是寒湿凝滞,我就把薏苡仁、车前子这些利水渗湿的药材,和吴茱萸、小茴香这类温里散寒的分开配伍,有次抓药时药房小妹还笑说:"您这方子比川剧变脸还快。"
【三味家常药膳最养人】 我常推荐患者喝黄芪红枣粥,黄芪30克补气托陷,红枣10颗健脾,粳米熬到拉丝,有个快递小哥连喝三个月,原本像青蛙叫的咕噜声都没了,要是经济宽裕,加些冬虫夏草磨粉兑服更好,这可是《本草纲目》里记着的"治蛊胀"妙方。
【外敷药包有讲究】 记得要用棉布缝个巴掌大的小口袋,装当归15克、枳壳10克、粗盐50克,微波炉转2分钟热敷患处,每天两次,上次教刘婶做的时候她非要加艾叶,我说你这是添柴点火,疝气本是气滞,再加温热药怕是要烧起来哟!
【穴位按摩别乱按】 很多老百姓喜欢瞎按一通,其实危险得很!正确做法是平躺在床上,用中指肚顺时针轻揉气海穴(脐下1.5寸),每次不超过5分钟,去年有个小伙子乱敲带脉穴,结果疼得直不起腰,大家可千万注意。
【急救土方慎用】 遇上急性嵌顿千万别硬憋,赶紧去医院!倒是平时可以备点荔枝核研末,发作时冲黄酒送服,我爷爷那辈赶集贩粮的,裤腰带里都揣着这个,管用是管用,就是喝完满脸酡红像关公。
最后唠叨一句,这病三分治七分养,忌扛重物、少蹲厕抽烟、咳嗽要捂裆——都是老祖宗留下的养生智慧,前两天看见王叔在菜场搬南瓜,我赶紧喊:"老哥悠着点!"他笑着晃晃手机:"放心吧,健康管家盯着呢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