藏在身边的薯系中药,养生功效超乎你想象!

一归堂 2025-04-29 科普健康 1603 0
A⁺AA⁻

朋友们,今天咱们来聊聊那些名字里带"薯"的中药材!别看这些药材常出现在菜市场或厨房角落,它们可都是老祖宗留下的养生宝贝,从补气健脾的山药到消肿散结的黄药子,这些带着泥土芬芳的根茎类药材,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健康密码?

药食同源的"神仙薯"——山药 说起带薯的中药,第一个蹦出来的准是山药,这个在超市常年打折的家常蔬菜,可是中医眼里的"上品仙药"。《神农本草经》直接把它列为"补虚除寒热邪气"的中品药材,您知道吗?怀山药产区的老乡们冬天挖出的不是普通根茎,那是能卖到上百元一斤的"铁棍山药"。

这白白胖胖的家伙最擅长补脾养胃,对那些整天喊着"累丑了"的打工人来说,煮碗山药小米粥比喝十杯咖啡都管用,特别是产后体虚的新妈妈,拿它炖汤喝可比人参温和多了,不过要提醒各位,山药皮上的黏液沾到手上会发痒,削皮时记得戴手套哦!

深山里的"解毒薯"——黄药子 听过"见肿消"这个外号吗?说的就是黄药子,这种长在山沟石缝里的野生薯蓣,外表棕黄粗糙得像老树皮,却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高手,老家山上采药的大爷告诉我,以前遇上瘰疬肿块,老中医就会开这味药,不过要小心,这玩意儿有毒,必须炮制后才能入药。

现在有些美容院用它来做消肿面膜,其实特别考验配比技术,就像我们村王婶,自己泡酒喝结果喝出了肝损伤,这就是典型的"偏方害人"案例,所以大家千万别自行服用,一定要遵医嘱。

藏在土里的"健胃薯"——毛薯 在南方菜市场经常能看到的这种褐色根块,其实是正宗的中药材,它不像山药那么娇贵,随便炒肉片就能吃出小时候的味道,中医用它来祛湿毒,特别是对付反复口腔溃疡特别有效,记得去年我上火嘴角起泡,奶奶就用毛薯加排骨炖汤,连喝三天果然见效。

不过要注意,这货淀粉含量高,糖尿病朋友可不能当主食吃,还有刚挖出来的新鲜毛薯含有微量毒素,必须煮熟煮透才能吃,生啃可是要中毒的!

花盆里的"迷你薯"——零余子 见过山药藤上结的"空气土豆"吗?这些像蒜瓣的小东西学名叫零余子,可是正儿八经的中药材,老中医说它能补虚益气,特别适合熬夜党,我现在办公室就养着几株山药盆栽,看着像大蒜头的部分其实就是它的块茎,等到秋天摘下来晒干,泡水喝特别方便。

不过要提醒各位,这东西虽好也不能贪嘴,有个同事天天拿零余子泡茶当水喝,结果喝得腹胀难受,记住任何药材都要适量,过犹不及啊!

厨房里的"百搭薯"——参薯 别被这个名字骗了,参薯可不是人参!这个在广东叫"淮山"的东西,其实是山药的近亲,它最大的优点就是产量高,价格亲民,超市里两块钱一斤的那种,虽然药用价值比不上铁棍山药,但日常煮汤炒菜足够用了。

最近流行的"醋溜山药片"就是用它做的,酸甜脆嫩特别开胃,不过要提醒减肥的朋友,这货淀粉含量不低,当蔬菜吃可以,想当主食替代米饭的话,可得掂量掂量热量哦!

这些带"薯"的中药看似普通,实则暗藏玄机,它们就像邻居家朴实的老伯,平时不起眼,关键时刻却能救急,不过要记住,再好的药材也要对症使用,就像再美味的菜肴也要适量品尝,下次去菜市场,不妨多看看这些土里土气的根茎,说不定哪天就能派上大用场呢!

(温馨提示:本文所述药材使用方法请遵医嘱,孕妇、儿童及特殊体质者慎用)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