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天气忽冷忽热,办公室里此起彼伏的咳嗽声就没断过,隔壁工位的小王天天捧着保温杯,里面泡着胖大海,说是嗓子疼得冒烟,我看着他那泛红的喉咙,突然想起中医爷爷常说的一句话:"痰不消,炎难退,这些山野里的宝贝比抗生素管用多了!"
要说能化痰消炎的中药,鱼腥草绝对算得上是"草根明星",记得去年流感高发期,我妈总往鸡汤里加一把晒干的鱼腥草,这玩意儿闻着像臭袜子,喝起来却意外地顺口,中医说它能清肺热、解烟毒,特别适合黄痰黏稠咳不出来的情况,现在药店还有现成的鱼腥草口服液,带着出门特别方便。
蒲公英可不只是路边的"小伞兵",它可是实打实的消炎高手,我们小区王奶奶每年都采新鲜的蒲公英焯水拌凉菜,她说这能预防春天的咽喉肿痛,科学研究表明,蒲公英对溶血性链球菌的抑制效果堪比青霉素,关键是没有耐药性,不过要提醒的是,体质虚寒的人别生吃,最好晒干后泡茶喝。
说到化痰界的扛把子,川贝母必须有姓名,小时候咳嗽总被妈妈喂川贝炖雪梨,那股清甜的味道现在想起来还流口水,正宗的川贝母个头小得像个米粒,却是润肺止咳的利器,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川贝枇杷膏,不过要认准含蜂蜜少的,不然糖尿病患者可受不了。
橘红这个宝藏很多人不知道,其实它是陈皮的升级版,广东人爱用化州橘红片煮水,对付雾霾天引发的胸闷咳嗽特别有效,上次我去拜访做药材生意的舅舅,他教我辨别真假橘红的诀窍:真橘红泡水后会浮在水面,断面有蜂窝状纹理,闻着带点柑橘的清香。
最后一个压箱底的宝贝是金荞麦,这名字听着像粮食,其实是野生植物,老中医常用它治疗肺脓肿,说它能"拔脓排痰",现在有些中成药厂把它制成颗粒冲剂,对付装修污染引起的呼吸道炎症效果显著,不过孕妇要慎用,毕竟活血力度比较猛。
这些天然药材虽然好,但可不是万能丹药,上周邻居张叔自己采了半夏泡酒,结果喝得舌头发麻送医院,所以说啊,中药讲究辨证施治,痰黄粘稠用寒性的,痰白稀薄要用温性的,搞错了反而伤身,建议大家在中医师指导下搭配使用,就像炒菜讲究火候一样,用量和配伍都有门道。
平时保养呼吸道,可以试试这几个食疗法:罗汉果掰碎泡茶润喉,白萝卜切块煮水化痰,银耳莲子羹加百合滋阴,重点要忌口,油炸食品、冰镇饮料这些"生痰大户"要远离,要是咳嗽超过两周不见好,千万别硬扛,该看医生还得去看。
最近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,年轻人开始流行"中药养生朋克",一边熬夜加班,一边喝着金银花茶;刚吃完火锅,马上嚼两粒甘草杏,这种边作死边补救的玩法,说到底还是得回归根本——规律作息才是王道,那些藏在山间的草木精华,终究是辅助调理的配角,真正的主角永远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