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疥虫这磨人的小东西,经历过的人都知道那种钻心的痒,西医药膏虽然见效快,但总有人担心激素残留,其实咱们老祖宗早就找到了对付它的法宝,今天就给大家扒一扒那些藏在山野间的天然"灭虫专家",都是实打实的中草药方子。
硫磺粉:疥虫的"生化武器" 在药房柜台摆着的黄色粉末,可是对付疥虫的老牌杀手,老药工说硫磺治疥疮的历史能追溯到汉朝,张仲景的方子里就有它的身影,现在药店卖的硫磺软膏浓度多在5%-10%,睡前厚涂全身,像给身体穿件"防虫铠甲",不过要注意别贪多,去年隔壁王叔涂抹过量,皮肤烧得通红起水泡,吓得连夜去医院。
苦参汤:古法沐浴的智慧 老中医开的苦参浴方子最有意思,抓一把苦参、蛇床子、地肤子,煮成棕褐色的药汤,记得去年陪老妈采野菜,她特意挖了野生苦参根,晒干后捶成粗末泡澡,那味道确实冲鼻子,但洗过三天,身上原本冒红疹的地方真的退红了,现在想想,老辈人用皂角洗头、草药泡澡真不是瞎折腾。
百部酊:专治隧道的渗透高手 要说最懂疥虫习性的,还得数百部这味药,这藤蔓植物的根部碾碎泡酒精,制成的百部酊能渗进疥虫挖的皮肤隧道,我们村有个土方子,把生百部切碎装玻璃瓶,倒高度白酒没过药材,泡两周后每天擦患处,上次表弟用了这个方子,原本手指缝里结痂的地方慢慢就开始脱皮好转。
艾叶烟熏:会呼吸的驱虫屏障 端午节挂艾草不只是习俗,艾叶燃烧的烟雾能杀死空气中的虫卵,去年房东家小孩长疥疮,老太太硬是把房梁挂满艾条,关紧门窗熏了半天,说来也神,本来床单上总有细小白点(应该是虫卵),熏过后肉眼几乎看不见了,不过现在城里用艾灸盒更安全,某宝买的电子熏香炉就能控温。
花椒盐水:厨房里的止痒神器 可别小看炒菜用的花椒,它可是天然麻醉剂,皮肤科大夫教过个土方法:半碗温水加两勺食盐、一把花椒,泡到水变凉,当年我浑身痒得睡不着,拿这个擦身子,那股麻酥酥的感觉确实能压住半小时瘙痒,后来查资料才知道,花椒里的柠檬烯成分能麻痹疥虫神经。
这些草药虽好,但真遇上重症疥疮千万别硬扛,前巷张大爷就是信偏方不信医,结果全家交叉感染,最后还得去皮肤病防治站开专业药,现在的中医院多是复方制剂,比如硫磺配大黄调糊,既保留药效又降低刺激,建议大家先把床单被罩开水烫过,再配合草药治疗,毕竟断掉疥虫的"粮草补给线"才是关键。
对了,治疗期间要像和尚扫尘一样勤搞卫生,每天用84消毒液擦门把手,内衣裤单独用沸水泡,太阳底下翻面晒,那些毛绒玩具、靠枕记得装塑料袋闷两周,别让漏网之鱼躲在角落里偷笑,毕竟疥虫这小家伙生命力虽强,终究斗不过咱们的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