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总听说中药里有味叫霍香的,这名字咋这么奇怪?到底是藿香还是霍香啊?"要我说啊,这可真是个让人头大的问题!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个让人混淆的中药名,顺便聊聊它那些鲜为人知的别名和妙用。
其实啊,正确写法应该是"藿香",带草字头的"藿",不过民间叫法五花八门,有人喊它"广藿香",也有人叫"枝香",在广东那边还被叫做"刺蕊草",这名字多得跟它的药用价值似的丰富!您可别小看这些别名,每个名字背后都藏着一段地域文化呢,就像"广藿香"这个叫法,一听就知道是广东特产的道地药材,就跟"川芎""云木香"一个道理。
说到这藿香的本事,那可真是中药界的"全能选手",前些天我嗓子疼,邻居张大夫就给我支了个招:拿藿香泡水喝,别说,这带着特殊香气的药草下肚,立马感觉喉咙清爽不少,后来查资料才知道,这可不是土方子,《本草纲目》早有记载,说它能"治吐逆、霍乱",现在医学研究也发现,它含的挥发油能抑制多种病菌,简直就是天然的抗菌剂。
您要是以为藿香只能治嗓子疼,那可就太小瞧它了,记得去年暑伏天,我家小子中暑上吐下泻,急诊科医生开的藿香正气水里就有它,这药看着黑乎乎挺吓人,但效果真没得说!其实古人用它配伍的智慧更绝,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里记载的藿香正气散,把藿香和紫苏、白芷等药材搭配,专门对付外感风寒、内伤湿滞的毛病,堪称千年验方。
现在市面上含藿香的中成药可多了去了!除了前面说的正气水,还有藿香丸、藿香片,前两天去药店,还看见新出的藿香口腔喷雾,说是能清新口气防感冒,不过咱得提醒一句,这些成药虽好,但含酒精的正气水可不能给小孩直接喝,得兑温水!
说到鉴别藿香,这里头学问可大了,地道的广藿香叶片揉起来有浓郁的香气,表面带毛茸,断面能看到白色髓心,要是买到劣质品,要么香味淡得像杂草,要么干得脆碎,去年我就图便宜买过次品,泡出来的水跟白开水似的,气得我直接扔了!
现在有些养生达人可会玩,拿藿香自制香囊,前阵子楼下王奶奶就秀了个亲手缝的驱蚊包,里面塞着藿香、艾叶、丁香,说是比超市买的化学驱蚊剂安全多了,不过要我说啊,新鲜藿香不好买,药店买的干品得捣碎了再用,不然香味出不来。
最后唠叨一句,这藿香虽好可不能贪用,我有个亲戚常年当茶泡,结果喝得口干舌燥,找中医一看才知道——阴虚火旺体质要慎用!所以说啊,中药讲究对症,咱们普通人用之前最好还是问问大夫,别把好东西用成了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