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隔壁王阿姨下楼摔了一跤,膝盖肿得像个馒头,去医院拍片说没伤着骨头,但韧带拉伤得养半个月,她闺女从网上买了一堆进口膏药,结果三天过去还是疼得直咧嘴,昨天碰见我拎着中药包,硬是要跟我学学"土方子",要说对付筋伤,咱们老祖宗留下的宝贝可真不少,今天就跟大家唠唠那些年试过有效的中药妙招。
筋伤不是小事,这些信号要注意 很多年轻人觉得扭伤崴脚不算事,其实筋伤处理不好会落下病根,就像上个月公司小陈打篮球崴了脚踝,当时冰敷完感觉没事,结果两周后走路还隐隐作痛,中医看筋伤特别讲究"筋骨并重",像关节活动受限、局部发僵发紧、阴雨天隐痛这些都是典型症状,特别是经常搬重物的朋友,肩颈总像背着石头,八成是慢性筋伤在作怪。
厨房里就能找到的外敷神药
-
花椒+盐热敷法 记得去年装修房子,老公腰肌劳损直不起腰,我妈翻出祖传的粗布口袋,装了半斤花椒加两把粗盐,放锅里炒热后裹上毛巾,每天睡前敷半小时,连着三天就能看见他又能弯腰系鞋带了,花椒温中散寒,粗盐导热均匀,这个搭配特别适合长期伏案工作导致的腰背筋膜炎。
-
三七粉调酒糊 工地老赵上次被钢筋砸到脚趾,肿得发紫,我给他抓了一把三七打成粉,用高度白酒调成糊状敷伤口,刚开始他疼得直抽气,没想到两天后就下地走路了,三七化瘀不伤正,白酒行气活血,这组合对付急性扭挫伤最灵验,不过皮肤破溃的地方千万别用,免得刺激伤口。
喝汤也能养筋腱,这些古方很靠谱
-
木瓜炖猪蹄 我奶奶八十岁还能蹲着择菜,她说多亏每周喝两次木瓜猪蹄汤,选青木瓜去皮切块,和焯过水的猪蹄一起炖,出锅前撒点陈皮,木瓜舒筋活络,猪蹄补胶原蛋白,这搭配专治膝关节咔咔响、上下楼梯疼,有个开出租车的师傅连喝两个月,现在跑夜班膝盖都不打软了。
-
当归生姜羊肉汤 快递小哥小张冬天总喊肩膀僵硬,我给他开了这个食疗方,当归补血,生姜驱寒,羊肉温补,三者熬汤能暖透筋骨,他坚持喝了立冬到冬至整个节气,现在送快递时甩胳膊都带风声,不过阴虚火旺的朋友要少喝,小心上火长痘。
药店能买到的经典中成药
-
跌打丸的新用法 别以为跌打丸只能内服,遇上踝关节扭伤,用黄酒把药丸化开调成膏状,涂在肿胀处效果翻倍,我们小区篮球队的队长每次受伤都这么处理,第二天照常训练,但孕妇千万不能碰,里面含有活血化瘀的猛药。
-
云南白药气雾剂使用诀窍 这红白瓶大家都知道,但很多人不知道喷前要先揉搓患处至发热,去年我爸闪了腰,我让他先搓热再喷药,配合保险液一起用,原本要躺三天的腰痛,当天就能慢慢翻身了,不过皮肤敏感的人可能会起红疹,这时候就要停用。
养护筋伤的日常小习惯
-
拉筋不如揉筋 公园里大爷大妈热衷压腿拉筋,其实急性期过度拉伸反而伤筋,建议学学中医推拿里的滚法,用手掌根部在疼痛周围画圈揉按,力度以微酸胀为宜,办公室白领每工作一小时,用钢笔尾端点按手三里穴,能缓解鼠标手。
-
艾叶泡脚有讲究 寒湿体质的人晚上用艾叶煮水泡脚,水位要没过三阴交穴,水温降到40度左右时,加点白酒进去效果更佳,我同事坚持泡了一个月,原本下雨天就酸痛的旧伤竟然没复发,但糖尿病人要注意水温,别烫伤脚底。
避坑指南:这些误区要避开 × 盲目贴膏药:刚受伤24小时内属于急性期,马上贴膏药会让淤血积在体内,应该先冷敷,48小时后再考虑用药。 × 过量进补:有人受伤后狂喝骨头汤,殊不知油腻食物反而会加重脾胃负担,饮食清淡配山药粥才是正解。 × 忍痛不就医:如果手腕扭伤一个月还没好,别硬扛,有可能是三角纤维软骨损伤,拖久了要手术。
最后说个真事,我们村有个老中医,给人家正骨从不收费,但开的中药方子里总爱加几颗枸杞,后来才知道,枸杞看着普通,却是养肝肾的高手,肝肾强了,筋骨自然就壮,所以调理筋伤别只顾着止痛,更要从根本上滋养,大家如果有好的药方,欢迎在评论区分享,让我们一起把老祖宗的智慧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