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学精品课程PPT,平肝熄风药这样讲,学生直呼过瘾!

一归堂 2025-04-28 科普健康 1604 0
A⁺AA⁻

各位中医爱好者、中药学专业的同学注意啦!今天咱们来聊聊中药学里特别重要的一个章节——平肝熄风药,这可不是简单的"治头晕"那么简单,里面藏着中医辨证施治的大智慧,最近很多老师让我分享精品课程PPT的设计思路,正好借着这个机会,把多年讲课的干货都给大家抖出来。

开篇先抓眼球:用生活案例引出知识点 记得去年给新生上课时,我端着一杯热水进教室,故意把杯子放在讲台边缘晃悠,学生们立马喊:"老师小心!"这场景多像肝阳上亢的人啊!这时候我顺势引出"平肝潜阳"的概念,学生们眼睛都亮了,做PPT时不妨放张天平图示,一边标"肝阳上亢",一边放"平肝潜阳药",直观又好记。

分类讲解有诀窍:别把学生当字典背 很多教材把平肝熄风药分成平抑肝阳和熄风止痉两大类,但这样讲太枯燥,我习惯用"职场比喻法":平肝潜阳药就像公司里的调解员(如石决明、牡蛎),专门处理内部矛盾;熄风止痉药则是急救队长(如羚羊角、钩藤),对付突发状况,讲牡蛎时我会现场剥生蚝,让学生观察"重镇"特性,比干讲一百遍都管用。

重点药物要深挖:每个药都是故事主角

  1. 石决明:别只讲"平肝潜阳",要说明代医家发现它的过程,以前渔民常拿这个贝壳治眩晕,后来才写入药典,PPT可以放张海螺图片,旁边标注"海里的降压药",学生一下就记住功效。

  2. 羚羊角:重点讲鉴别!真假羚羊角区别可大了,正宗的要有"通天眼",我一般会带实物标本上课,让学生传看触摸,PPT做成分镜对比图,左边假品右边真品,考考大家的眼力。

  3. 钩藤:特别强调"后下"的煎煮讲究,可以设计个动画效果,药罐里其他药煮好了,最后才放钩藤,配上"高温会变爷"的顺口溜,保证学生忘不了。

临床应用要接地气:别整虚的 讲到天麻时,我会现场演示"天麻炖鸡"的做法,顺便科普怎么挑好天麻(表面有皱纹、质坚实),再给学生算笔账:药店买中成药"天麻钩藤颗粒"多少钱,自己配药材能省多少,这才是生活智慧。

避坑指南不能少:这些雷区要标红 特别提醒学生注意:平肝药大多咸寒,脾胃虚寒者慎用,可以设计个"用药红绿灯"页面,绿色通行符标适应症,红色禁行标禁忌症,比如罗列"高血压患者可用""孕妇慎用"等实用信息。

互动环节设计巧:让学生参与进来 在PPT里埋几个彩蛋:①找不同(区分相似药材)②连连看(症状对应药物)③情景模拟(给出病例选药),上次用"眩晕急诊室"的闯关游戏,学生们组队抢答,课堂气氛嗨到爆!

最后划重点:做这类PPT要把握三个原则——生活化(用吃穿住行举例)、可视化(多用图片视频)、互动化(设计参与环节),建议大家去中药材市场拍些实拍图,比网上找的图更真实,好课件不是做出来看的,是让学生玩过就忘不掉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