芦蒿是中药!春天吃它竟有这么多好处?

一归堂 2025-04-28 科普健康 1602 0
A⁺AA⁻

"三月三,芦蒿赛仙丹"——这句老辈人常说的顺口溜,道出了江南人家对芦蒿的特殊感情,别看这种顶着嫩绿穗子的细长野菜长相普通,它可是正儿八经载入《本草纲目》的中药材,今天咱就掰扯掰扯这芦蒿的妙处,保准说完你就想拎着篮子往菜场跑。

【药食同源的野味】 要说芦蒿的药用价值,那可真是个宝藏,李时珍老爷子早就在书里记着:芦蒿性平味甘,能清热利湿、养肝明目,老苏州人都知道,小孩春天流鼻血,掐几根芦蒿尖煮水喝比啥凉茶都管用,前阵子我邻居王婶更年期燥得睡不着,天天用芦蒿秧子炖鲫鱼汤,喝了半个月直夸神清气爽。

不过可别被"中药"俩字唬住,这玩意儿做法多着呢!最经典的当属腊肉炒芦蒿,烟熏培根的油脂香裹着芦蒿特有的清香,筷子一搅满厨房都是春味儿,讲究点的馆子会拿芦蒿杆做凉拌菜,焯水后冰镇过的茎秆脆生生,浇上蒜蓉醋汁,下酒比花生米还带劲。

【藏在菜篮里的营养库】 别看芦蒿长得瘦,营养含量可不含糊,市农科院检测报告显示,每百克芦蒿含维生素C足足47毫克,赶上橙子的三分之二,那个青蒿素听说过没?抗疟疾的神药原料就是芦蒿的近亲,虽然咱们吃的是嫩芽不含青蒿素,但膳食纤维含量高达2.3克,通肠刮油效果一流。

去年我妈血糖有点高,大夫让多吃高纤维蔬菜,她把芦蒿切碎了掺玉米面煎饼,早晚各来一张,连着吃了两个月,空腹血糖真降下来不少,现在我家冰箱常年备着芦蒿,焯水后分装冷冻,随吃随取跟新鲜差不多。

【挑芦蒿的学问】 菜市场挑芦蒿可得睁大眼睛,记住三个窍门:杆子发紫的不要(老了),叶子发黄的不要(不新鲜),手指粗的正合适,顶花带刺的嫩尖最金贵,用来凉拌或者涮火锅,五秒捞出蘸酱吃,鲜得眉毛掉。

要是碰上带着白绒毛的芦蒿,那是霜打过的极品,老南京人专挑这种熬粥,说是能治风寒咳嗽,我试过确实管用,芦蒿的清苦配上大米的绵甜,喝一碗浑身暖烘烘的,比姜汤温和多了。

【从田间到餐桌】 清明前的芦蒿最金贵,价格也水涨船高,我们办公室小刘老家在鄱阳湖边,每年这时候就组团代购,她说当地妇女凌晨四点打着手电筒采收,露水未干就送到码头,这样的芦蒿炒出来才带甜味。

实在买不到新鲜货也别慌,超市冷冻柜的芦蒿段挺方便,我试过用它替代韭菜包饺子,碧莹莹的馅料看着就清爽,关键不会像韭菜那样辣胃,不过要是想做芦蒿炒干丝这种考验火候的菜,还是得现买现做才地道。

【吃芦蒿的讲究】 虽说芦蒿全身都是宝,但吃法也有门道,嫩尖适合急火快炒,杆子粗的就得先焯水,有次我想偷懒直接炒老杆子,结果嚼得腮帮子疼,还有人拿芦蒿煮鱼汤,记得要先煸出香味再加水,不然汤头会有生涩味。

最后提醒一句,再好的东西也得适量,中医说芦蒿性寒,脾胃虚寒的每天别超过二两,像我这样搭配姜片爆炒,或者跟羊肉一起红烧,就能中和寒性,这个春天不妨试试把这株"中药"请上餐桌,说不定吃着吃着就把亚健康给调理好了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