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大夫,我这膝盖疼了十几年,吃西药胃受不了,您快给我支个招吧!"上周在省中医院门诊部,王大爷拄着拐杖颤巍巍地问,像这样被骨关节炎折磨的患者,我每天至少要接诊二十多个,这些年摸着中药方子长大,倒真发现几味专治关节痛的宝贝,今儿就跟大伙儿唠唠。
藏在山里的"关节润滑剂" 要说最懂骨头的,还得数咱们老祖宗,记得去年去皖南采药,七旬的陈药农指着崖壁上的草药说:"这川牛膝啊,可是跌打损伤的圣药。"这黑褐色的根茎切片后煎水,喝起来带着股淡淡的回甘,它能把药力直通下肢,像给生锈的骨关节抹润滑油似的,隔壁村李老师坚持喝了三个月,现在上下楼梯都不用手扶墙了。
祛风除湿有妙招 前些天梅雨季,张阿姨裹着护膝来找我复诊,她这老寒腿一到阴雨天就钻心疼,我给她配了两钱雷公藤,这藤蔓看着吓人,却是驱寒湿的高手,不过要记住,这药得严格按分量来,就像做菜放调料,多了反而伤胃,配上羌活、独活这对"祛风湿双胞胎",熬出的药汤带着特殊的香气,喝两周就能感觉关节轻松不少。
补肝肾才是治本之策 上个月社区义诊时遇到个小伙子,才三十出头就查出骨关节炎,我搭脉一看,典型的肝肾亏虚,给他开了杜仲、桑寄生这些"筋骨粮食",杜仲皮炖猪腰,桑寄生泡酒,这些都是祖辈传下的食补方子,有个细节要注意,这类补药得像浇花似的慢慢滋养,急不得,一般要坚持吃两个月,才能感觉到腰腿有力。
民间偏方里的大智慧 我外婆留下的手抄本里,记着个有意思的土方子——用透骨草煮鸡蛋,每天早上拿两个鸡蛋滚烫的药汁煮熟,吃完蛋再喝半碗汤,家住二楼的赵奶奶试了小半年,现在能跟着广场舞队扭一小时不带歇的,不过这法子更适合初期关节酸痛,要是已经变形肿大的,还得搭配其他药材。
日常养护的小窍门 光吃药还不够,保养功夫要做到位,教大家个简单手法:每晚用艾叶+生姜煮水泡脚,水位没过三阴交穴位,泡完擦干后,用掌心搓热昆仑穴,还有睡觉前把粗盐炒热装布袋里,敷在关节疼处,比贴膏药还管用,体重超标的朋友赶紧减重,关节负担少一半。
最后唠叨一句,中药讲究辨证施治,同样是膝盖疼,有人是风寒入骨,有人是湿热阻滞,用药完全两码事,建议大家别自行抓药,找靠谱的中医师把过脉再开方,毕竟咱们调理的是自己的身子骨,可不能马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