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阵子去山里采风,偶然碰到村里的老中医在晾晒药材,老远就闻到一股苦香,凑近一看竹匾里晒着些卷曲的树皮,颜色黄得发褐,老师傅看我盯着看,笑着递过来一片:"小姑娘认识这是啥不?这可是治上火的宝贝,城里药店都抢手哩!"
这不起眼的树皮就是横柏皮,虽然听着像柏树皮,其实人家正名叫黄柏,不过咱们今儿就顺着老师傅的叫法聊下去,毕竟民间智慧里藏着真学问,要说这横柏皮啊,可真是应了那句老话——越不起眼的东西越金贵。
【从树皮到良药的千年传承】 记得去年陪闺蜜看中医,大夫把脉后唰唰开了副方子,末尾赫然写着"黄柏6克",当时还纳闷这黄澄澄的药材干啥用,后来查资料才知道,这树皮在《神农本草经》里就是上品药材,古人用它治伤寒、平盗汗,连宋代官修的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里都有记载,老中医说他们村后山的黄柏树都是祖辈种下的,每年端午前后剥皮,这时候药效最足。
【一口苦汤里的大学问】 上个月熬夜赶稿子,嘴上起了一圈水泡,喉咙疼得咽口水都费劲,老妈翻出个小布包,倒出几片卷曲的横柏皮,让我含在嘴里慢慢嚼,那滋味简直了!苦得我直皱眉,但神奇的是,半小时后溃疡处就不那么刺痛了,后来查资料才明白,这树皮里含有的黄柏碱就像天然消炎药,对付口腔炎症确实有一套。
老中医教了个土方子:取5克横柏皮加3颗红枣,煮水代茶饮,我试了半个月,多年反复的口腔溃疡居然没再犯,不过这苦味实在重,建议搭配甘草片中和,或者学广东人煲汤时放几片,既能去腥又败火。
【厨房里的中药柜】 上周去菜市场,发现卖凉茶的摊位摆着大捆黄柏枝,老板娘神秘地说:"加了这个煮出来的凉茶才够劲!"突然想起小时候夏天喝的祛暑汤,奶奶总喜欢丢几片树皮进去,现在想来,那些泛着微苦的甜汤里,早就藏着祖辈的智慧。
要是家里有湿疹患者,不妨试试这个偏方:横柏皮30克熬水,晾温后擦洗患处,邻居王婶家小孩满身红疹,用这个方法三天就见效,不过要提醒一句,新鲜树皮药性猛,最好咨询医师后再用。
【用药禁忌得像躲暗礁】 别看横柏皮好处多,用错地方反而伤身,去年同学盲目跟风喝养生茶,把黄柏和肉桂混着煮,结果半夜腹痛送急诊,老中医说这就好比冰炭不相容,寒性的横柏皮遇上大热的肉桂,肠胃弱的人根本受不了,还有孕妇千万要忌口,这药性太猛容易动胎气。
最稳妥的法子是找中医师辨证开方,我认识的老中医有个习惯,给年轻人开方必加黄柏,说是现代人爱吃火锅烧烤,体内郁热重,这树皮就是最好的灭火器,但若是手脚冰凉的虚寒体质,可千万别乱喝。
【识货才是硬道理】 市面上造假的横柏皮不少,学会辨别很重要,正宗的川黄柏断面鲜黄色,味道极苦,放在嘴里嚼会有持久的麻涩感,要是遇到颜色发棕、断面木心大的,八成是次品,建议去正规药房购买,别贪便宜买路边摊的散装货。
最近发现个有趣现象,某宝上卖黄柏面膜的店家宣称能祛痘美白,虽说这树皮确实有抗菌消炎作用,但直接敷脸风险太大,想尝试的朋友不如煮水放凉后捈脸,既安全又能镇静晒后肌肤。
写到这里忽然想起老中医的话:"草木皆人情,对症是良方。"这横柏皮就像性格直爽的老友,虽说话冲却心肠热,我们祖宗用了几千年的东西,只要用得讲究,真能解决不少现代病,不过再好的灵药,也得摸清自己体质再下嘴,毕竟身体不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