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天气像坐过山车,忽冷忽热最遭罪的就是嗓子,前天邻居王婶来敲门,说孙子半夜咳得撕心裂肺,西药喂不进去急得直跺脚,我赶紧翻出抽屉里晒干的罗汉果,教她煮了碗冰糖雪梨水,没想到小家伙咕嘟咕嘟喝光后居然安睡到天亮,这才想起老辈人常说的"偏方治大病",今天就带大家认识几位藏在山水间的止咳高手。
【山间宝藏一:川贝母】 上次去青城山采风,向导指着岩壁上灰褐色的小蘑菇说:"这可是咱们四川的宝贝。"后来查资料才知道,这种叫川贝母的植物在海拔3000米的云雾里长得最好,它不像平地药材那么燥烈,对付干咳少痰特别灵验,记得去年流感高发期,办公室此起彼伏的咳嗽声,我每天含两粒川贝粉,居然平安度过那个冬天,不过正宗的松潘川贝价格不菲,某宝上三四十块一大包的多半是平贝冒充的。
【树皮里的黄金:杏仁】 小时候最怕喝爷爷熬的苦杏仁茶,现在才明白这是祖传的润肺智慧,中药房里的杏仁分甜苦两种,止咳要用苦杏仁,前阵子装修房子吸了不少粉尘,喉咙像卡着砂纸,抓把杏仁捣碎加蜂蜜蒸半小时,连吃三天明显感觉呼吸道清爽很多,要注意杏仁有微量氰苷,每天不超过10克,小孩减半。
【藤蔓上的天然抗生素:鱼腥草】 在贵州苗寨见过满山遍野的鱼腥草,当地人直接嚼茎叶治咽喉肿痛,这玩意儿气味确实一言难尽,但止咳效果堪比消炎药,上个月感冒引发支气管炎,天天吐黄痰,用新鲜鱼腥草拌凉瓜榨汁,捏着鼻子喝两次就见效,城里买不到鲜货的话,某宝上的干品泡茶同样有效,加点金银花效果更好。
【秋日果宝:胖大海】 教师节总送老师胖大海是有原因的,这玩意泡开后像毛绒绒的小球,专治讲课太多导致的咽喉嘶哑,我试过把胖大海敲碎炖雪梨,临出锅撒勺木蝴蝶粉,那口甘甜沁凉的感觉,就像给喉咙做了个SPA,不过脾胃虚寒的人要少吃,这东西性凉得很。
【厨房里的止咳药:陈皮】 别小看橘子皮晒成的陈皮,广东人煲汤必放的宝贝,去年雾霾天嗓子堵得慌,老妈把三年陈的老陈皮切碎,掺着普洱茶砖煮,那股醇厚的果香混着普洱的麦香,喝得全身毛孔都舒坦了,新会产的陈皮最佳,不过普通橘子皮晒半年也能应急,关键要密封保存防受潮。
这些天然药材虽然温和,但也要对症使用,风寒咳嗽适合杏仁陈皮,燥咳选川贝雪梨,痰多喝鱼腥草,最忌讳的是乱买中成药,很多止咳糖浆含可待因,长期喝反而伤肝,我家冰箱常年备着这些山货,季节交替时煮锅四神汤,全家老小都能安心度日。
对了,这些药材搭配也有讲究,川贝别和乌头类药材同服,鱼腥草忌与补药同炖,孕妇咳嗽要慎用,小孩剂量减半,要是咳了两周还不好,千万别硬扛,该看医生还得去,毕竟咱们老祖宗留下的宝贝,用的是巧劲不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