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张大夫,您看我这檀香木手串盘了半年,香味倒是淡了,听说这木头还能入药?"老街坊王叔捧着手腕上的珠子,一脸疑惑,我放下正在整理的药匣子,笑着接过他递来的茶盏:"您这串确实是正宗绿檀,不过要论药用价值,还得是咱们中药房里那味'檀香'......"
藏在药典里的千年秘密
要说檀香木入药,最早能追溯到《本草纲目》,李时珍老先生特意在"檀香"条目下注明:"辛温无毒,理气和胃",可别小看这八个字,当年在京城同仁堂当学徒时,师傅总爱念叨:"一块陈年檀香木,胜过十副逍遥散"。
去年收拾祖宅,从房梁夹层里翻出个油纸包,打开竟是半截发黑的檀木,隔壁赵中医见了直拍大腿:"这是道光年间存下的降真香啊!"后来拿去做碳十四检测,果然有年头,泡在高度白酒里半个月,原本咳嗽不止的师娘喝了二两,当天夜里就睡了安稳觉。
厨房里的中药江湖
前阵子邻居家媳妇孕吐严重,西医开了维生素也不见效,她婆婆偷偷塞给我包檀香粉,说是老家传来的偏方,我仔细瞧了瞧,确实是上等白檀打成的细末,让用蜂蜜调成糊,每天清晨空腹吃小半勺,结果才三天,就见那媳妇在院子里晾晒酸菜——胃口全开了。
不过要说最绝的,还得数我那八十岁的舅姥姥,老人家年轻时在药材站工作,独创了个"檀香养生三宝":春天用檀香木屑熏蚊虫,夏天煮檀香荷叶茶消暑,冬至那天必得用红布包着檀木块炖羊肉,去年去探望时,老太太正坐在葡萄架下,手里盘着檀木梳,鬓角一丝白头发都没有。
药店柜台前的学问
上个月陪朋友去中药材市场,刚走到檀香柜台前,就听见两个老板娘在拌嘴。"我家这是印度老山檀,你闻闻这奶香""我们家印尼水沉檀也不差!"吵得不可开交,其实对咱们普通老百姓来说,认准三个标准就行:
- 断面有明显年轮纹(像树的年龄记录)
- 放在手心揉搓能出油(树脂含量足)
- 燃烧时烟是青白色(杂质少)
前年有个客户非要买整块檀木雕佛像,结果被不良商家用澳洲尤加利木染色冒充,最后还是靠老法子识破——真檀香木扔进热水里,水面会浮着细密的金丝,而假货只会冒浑浊气泡。
现代人的用法图鉴
现在年轻人流行戴檀木手串,却不知真正的药用部位是那些边角料,上个月刚教表妹用刨花煮水泡澡,专治她常年久坐的腰酸背痛,具体做法是:
- 取拳头大的木屑
- 加两升黄酒
- 文火煮半小时
- 滤出药液兑温水 泡完浑身毛孔都透着清冽的药香,比什么精油管用多了。
还有个冷知识:檀香木屑其实是天然驱虫剂,去年帮博物馆修复古籍时,就是在书柜四角放上绢布包的檀香末,那些蠹鱼虫子全搬家了,比樟脑丸环保百倍,关键还不伤纸张。
当心!这些坑千万别踩
别看檀香木是好东西,用错了反而伤身,前几年有保健品公司推出"檀香精油胶囊",结果吃出好几例肝损伤,要记住:
- 孕妇绝对禁用(可能引起宫缩)
- 阴虚火旺者慎服(舌头通红、半夜盗汗那种)
- 别和黎芦同用(十八反里有记载)
最搞笑的是网上卖的"檀香面膜",号称能祛斑,我专门问过皮肤科教授,人家哭笑不得:"檀香确实能杀菌,但直接敷脸会堵塞毛孔!"要真想美容,不如每周用檀香木梳梳头,既能按摩穴位,又能护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