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几天收拾橱柜,发现我妈买的"香料区"简直像个迷你中药铺,八角、桂皮、香叶这些瓶瓶罐罐,可都是厨房里天天见面的老熟人,别看它们灰头土脸的不起眼,其实个个都是药食同源的养生高手,今天就带大家看看这些藏在锅碗瓢盆里的中药秘密。
【第一层:厨房里的香料家族】 先说最熟悉的八角吧,这八个角的星星状果实其实是八角茴香的种子,记得小时候看奶奶炖红烧肉,锅铲一搅总飘出股甜香,那就是八角在发挥作用,它不仅能去腥增香,还能促进消化,不过您可别贪多,放两三个足够,多了反而发苦。
跟八角配对出现的通常是桂皮,这卷曲的树皮可是卤味的灵魂,上次邻居家小孩积食,我妈还特意煮了桂皮红糖水,原来这带着木质香气的调料能温中散寒,冬天煮奶茶时加一小片,暖胃效果特别明显。
要说提鲜界的隐形冠军,当属香叶,这干枯的树叶看着不起眼,但炖鸡汤时放两片,整个汤的层次立马丰富起来,不过香叶得用纱布包着,不然碎叶子粘在汤里,喝起来总感觉像在吃草(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)。
【第二层:果仁里的养生密码】 花椒算是川菜的半壁江山,那独特的麻香能让舌尖微微颤抖,前阵子上火牙疼,我妈煮了花椒水让我漱口,别说,肿痛真的消了不少,不过要记住,新鲜花椒更适合凉拌,晒干的才适合爆香。
丁香这小不点经常被忽略,但其实它是天然的镇痛剂,上次烤全羊,大厨特意在腌料里加了丁香,外皮酥脆还不腻,不过这东西得磨成粉用,整颗咬到怕是要体验"舌尖上的电击"。
陈皮绝对是厨房里的百搭选手,广东人煲汤必放,我们北方人炖肉也爱扔几片,前年橘子大丰收,我还跟着抖音学晒陈皮,结果油纸没铺好全粘锅上了,现在想想,真正好用的还是药店买的正经陈皮。
【第三层:根茎里的岁月沉淀】 草果这丑萌的椭圆体,剥开硬壳里面像大蒜瓣,第一次见还以为是啥怪东西,后来才知道它是卤牛羊肉的绝配,不过这货外壳有毒,千万别直接下锅,得用刀背拍裂了才行。
砂仁闻着像薄荷糖,其实是姜科植物的果实,潮汕人煮鲫鱼汤必放,既能去腥又能暖胃,有次我重感冒没胃口,喝了碗砂仁粥居然满血复活,这效果比吃药还灵。
白芷长得像人参须,却是炖鸡的黄金搭档,上个月咳嗽老不好,我妈往梨汤里加了白芷,蒸出来的汤水带着淡淡的药香,连喝三天嗓子就清爽了,不过这白色精灵遇热容易发苦,得冷水下锅慢慢熬。
【第四层:花朵里的治愈魔法】 很多人不知道,厨房里还有个隐藏款——肉豆蔻,这带网纹的坚果其实是种子,碾碎后香味像混合了胡椒和木香,西方人做烘焙常用,我们用来炖牛肉特别合适,不过这玩意儿后劲足,指甲盖大小的量就够了。
最后说个冷门的——山奈,这名字听着陌生,其实就是沙姜,潮汕牛肉火锅里那碟秘制酱料,八成有它的身影,上次我自己试做沙茶酱,没控制好量,结果整碗酱都带着冲天的辣劲,现在想起来舌头还冒火。
这些中药调料最妙的地方在于,它们不像西药那样立竿见影,而是像老朋友似的慢慢调理,就像我家炖汤的砂锅,越用越润,这些调料也是越熬越醇,不过要提醒一句,孕妇和体质特殊的人用之前最好问问大夫,毕竟再温和的中药也有脾气。
下次做饭时不妨细细闻闻这些调料的香气,你会发现厨房不仅是制造美味的地方,更是个现成的养生药房,只要用对了这些大自然的礼物,平凡的日子也能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