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听邻居王阿姨念叨"年纪大了得补补",前天她神秘兮兮端来一碗黑褐色的粥,说是用中药地黄熬的,我尝了一口,居然带着淡淡的甘甜,完全没想象中的中药味,这才想起老一辈常说的"秋冬进补,来年打虎",原来地黄熬粥真是个养生的好方子。
要说这地黄啊,可是中药界的"老资历",它分为生地黄和熟地黄两种,生地黄偏凉能清热,熟地黄经过炮制后就成了温补的好东西,咱们平时熬粥用的多是熟地黄,黑乎乎的外表看着不起眼,但人家可是《本草纲目》里记载的"填骨髓、长肌肉"的上品,现在药店买的地黄都是切片好的,熬粥前先用冷水浸泡半小时,让药材吸饱水分,煮的时候更容易释放营养。
熬地黄粥可有讲究了,我专门请教了中医馆的老师傅,他说关键在火候和配伍,一般用15克熟地黄配100克粳米,加水先煎地黄半小时,再把药汁过滤出来煮粥,这里要特别注意,地黄含有鞣质成分,直接和铁锅接触容易发黑,最好用砂锅或者搪瓷锅,我试过几次,发现加几颗红枣和枸杞,既能中和药味又能提升甜味,熬到米开花时整屋都是香气。
喝地黄粥的好处可不止补血,上个月我总感觉腰酸腿软,喝了两周地黄粥居然改善了,查资料才知道,地黄含有地黄多糖、氨基酸这些宝贝,能增强免疫力,特别是对经常熬夜的上班族,它能滋阴补肾,缓解耳鸣头晕,不过老师傅提醒,这粥虽好也不能天天喝,每周3-4次最合适,不然容易上火。
最适合喝地黄粥的是三类人:第一类是像我这样长期对着电脑的上班族,第二类是更年期潮热的女性,第三类是体质虚弱的老年人,但也不是人人适合,比如脾胃虚寒的人喝了可能拉肚子,感冒发烧期间更要忌口,有次我感冒还坚持喝,结果咳嗽拖了半个月才好,这教训可深刻了。
熬地黄粥时还能玩出新花样,试过加当归变成"补血双雄粥",特别适合女性经期后调理,搭配山药能增强健脾效果,加点瘦肉片既美味又补蛋白,不过千万别加葱蒜芹菜这些耗气食材,不然就白费功夫了,煮好的粥要当天喝完,放冰箱超过2小时会影响药效。
现在每次熬地黄粥,我都会多煮半锅分给邻居,看着王阿姨脸色越来越红润,李叔说腰疼减轻了,突然觉得这碗黑乎乎的粥真是藏着大智慧,不过要记住,养生贵在坚持,可别指望喝两天就能包治百病,就像老中医说的:"三分药七分养,粥勺拿起健康到。"这个秋冬,不妨也给自己炖碗温暖的地